泉州职业技术大学是一所非营利民办高校,学校以职业培训为起点,以“以企养校、前店后校、工学结合、技能优先”为显著特征,历经中职—高职—职业本科的发展历程,始终坚守职业教育,坚持非营利办学。现有25个职业本科专业、13个专科专业,在校生将近13000人,其中本科生占87%,年社会培训2.7万人次,每年承担各类资格考试任务7万余人次。
泉州职业技术大学
全力推进产业伙伴型大学的系统构建
早在2013年,学校就提出了“产业伙伴型大学”的办学目标,经过多年实践,基本上形成了“以产为伴、为产定教、助产高端、与产共荣”的内涵体系。
找准办学定位。按照“扎根晋江,服务泉州,面向福建”的思路,根据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的产业需求,优化专业布局,形成“石油化工产业——材料——纺织鞋服”和“装备制造——工业互联网——数字赋能——电商/供应链(内循环与出海)——智慧财经(业财一体化)”等以产为伴和为产定教的专业链和人才链。
泉州职业技术大学艺术设计展厅
强化办学职能。以产教融合为导向,校企共同实施“三个一”工程,即每个专业群推进1个校企共建的高水平产业学院建设,每个专业深耕1个以上产教融合项目,每门专业核心课程建设“1+N”个校企合作内容,强化“产业伙伴型大学”办学职能,打造人才培养供给高地、技术研发推广平台、区域社会服务品牌和文化传承创新名片。
创新办学模式。学校不断引进头部企业来共建产业学院、订单班,通过现场工程师联合培养项目等方式,把行业的标准转化成为职业本科的教学标准,采取校企共建课程、教材、高水平生产性实训基地等,实现人员互相兼职,导入大量企业实战项目,为学生实习实训、教师实践、学生就业创业、员工培训、企业技术和产品研发、成果转移转化等提供支持,有力服务了区域龙头和标杆企业,赋能中小企业,形成助产高端、与产共荣的一个生动局面。
福建省乡村振兴直播产业基地
倾力探索关键要素建设的创新实践
职业本科试点以来,学校主动适应、把握新质生产力和教育数智化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坚定产教融合,沿着“紧紧服务产业、共生共荣、领先半步之遥”的三步走思路全新定位职业本科的人才培养体系。具体来说包括深化产教融合,重整职业教育资源、重构课程体系、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强化师资培训尤其是创新教学方法、建设高水平的区域公共实训基地等。
学校倾力推进专业建设,新能源汽车专业和比亚迪共建“岗课赛证项”的人才培养体系,通过泉州市汽车职教联盟推动“中高本贯通培养的技术技能树”;电商专业从2016年起与安踏电商持续合作,进入职业本科阶段后,企业更为学生量身订制了“赢跑计划”6星人才就业直通车。
泉州职业技术大学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共建联合创新产业学院
此外,学校全力推动与企业的产教融合、合作办学。学校与华为原厂共建的联合创新产业学院,产业数字化是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共性需求,学校摸索出一条围绕“人才培养、技能培训、技术服务、职教出海”的专业群建设运营模式,初见成效,在夯实数字基座的同时,带动相关专业的数智化改革,携手赋能区域重点产业(石化、纺织服装、食品、智能装备等),同时构建多元的数智化应用场景。学校还与用友新道共建智能财经产业学院,衔接县域内的中高本院校相关专业,组建虚拟教研室,联合培训师资,试行五年一贯制人培和七年衔接人培,实现职教体系纵向贯通;整合用友在泉州的数百家生态企业,共享实习就业资源,为生态企业提供立体式(不同层次)、全周期(职前职后)的智慧财经人才,形成人才培养的闭环。
泉州职业技术大学数智产教融合展厅
奋勇争先“另一条奔涌的河流”
作为全国首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校、首批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的牵头学校,学校以“晋江经验”为指引,以改革创新为使命,以师生的成长成才为核心,努力走出一条适合民办职业本科发展之路,探索职业教育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晋江模式”。学校坚持每年拿出1/3的本科招生指标面向中职,并且在入学后独立成班,独立培养;逐年增加专升本招生比例;今年启动校行企联合开展“3+4”贯通培养试点,大胆探索在晋江的改革试点。
报道链接:教育视窗 | 泉州职业技术大学:坚守职教初心 以有为求有位 (xuex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