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枚精心准备的书院胸章,串起6个书院的特色育人文化,在泉州职业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来永宝教授的开学第一课上,他引经据典,深入浅出,把同学们的注意力紧紧地抓住了。
近日,来教授以《提振精气神 建功新福建》为主题,分别从充满精神底气是魂魄、提高理论水平是核心、增强实践能力是前提、六个书院内涵拷问等四个方面,引领学生积极学习各自所在书院的特色内涵,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这堂由学校党委宣传部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策划的思政第一课,吸引了来自六大书院的同学参加。
寒假开始策划的第一课
2013年,学校开始实行书院制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并于2018年正式启动学校“学院+书院”的双院制育人模式改革,2022年成功入选教育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自主试点单位。
六个书院都有独特的文化内涵:“一善”要奉行日行一善,“双馨”要我们博学笃行、德才双馨,“三创”教我们创新、创意、创业,“四实”是让我们做人真实、做事踏实、基础扎实、体魄壮实,“八方”则是有容八方、和而不同,“拾德”是力行十德、启智润心。
今年寒假期间,来教授就一直在思考如何将学校的书院内涵与思政课程结合起来,加强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让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切切实实领悟书院内涵,不断成长。
虽然来教授的课件早在寒假就准备好了,但是开课前一天,他在阅读《福建日报》时看到了头版《提振精气神 建功新福建》的评论,于是最终将这堂课定为《提振精气神 建功新福建》。“提振精气神,切合开学时该有的状态,建功新福建是我对学生最大的期待。”
为了给开学第一课带点小惊喜,寒假时来教授还提前请学校掐丝珐琅非遗艺术工坊,以六大书院的名字制作胸针,准备赠送给参与课堂互动的学生。工坊指导老师林端端,提前组织协会学生商讨设计方案,并在开学前完成了六个书院的掐丝珐琅胸章制作。
书院文化内涵融入思政课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来教授的思政第一课,就这样在提振精神的主题下开始了。“任何一个地方想要持续发展,都离不开强大的精神支撑。福建人民在奋斗发展过程中,锤炼形成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意志品格、胸怀境界、价值追求,凝结成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
“这股精神力量浸润于闽山闽水、涵养于人文积淀、植根于发展实践,熔铸在福建人民的生命力、凝聚力、创造力之中,成为我们自强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支撑。”
在课上,来院长还把大家的思绪带到了泉州:“每个地方都有各自特色的精神力量,泉州人精神力量有站如东西塔(正直刚毅)、卧如洛阳桥(坚韧不拔)、坐如老君岩(淡定包容)、行如南少林(爱拼敢赢),这些都是我们宝贵的财富。”
最后,来教授又将大家的目光拉到近在咫尺的书院文化:“同学们,你们的书院都有自己的文化内涵,在你们未来的学习生活中,如何将它们结合进来呢?”
在“六个书院内涵拷问”环节,只见来教授话音刚落,同学们就开启了抢答模式。来自一善书院的学生李锦燕表示:“我们书院的内涵是日行一善,我理解的善是在平时生活中帮助他人,在学习上能取长补短与同学互相进步,也能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为社会做贡献。平常,我经常到医院参加志愿服务,帮助老人和病人们。虽然都是小事,却让我收获满满。在今后生活中,我也会将一善书院的内涵贯彻到行动当中,做一名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青年。”
春季学期开学季,学校思政“开学第一课”具有重要意义,课堂聚焦“书院制”丰富内涵,引导学生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以乐观的心态、奋斗的姿态迎接新学期的学习、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