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教的不只是为某一份工作准备的知识,而是为一生准备的能力。
——韦尔斯利学院常务副校长安德鲁·谢南
近些年,为改革国内本科教育,人们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了美国文理学院。
作为美国高等教育的“活化石”,文理学院以实施通识教育著称,在人才培养上享有极高的声誉。
在目前现存的200多所文理学院中,韦尔斯利学院(下称“韦尔斯利”)显得独树一帜:
作为历史上著名的“七姐妹”学院之一,它不仅在20世纪下半叶女子学院关并停潮中坚守女校传统、坚持小规模办学,还长期维持了其不亚于研究型大学的教育水准,所培养的女性领导人才遍布各地。
韦尔斯利学院何以如此成功?它在通识教育上有哪些独特之处?这些独特之处又对国内本科教育改革有哪些启示?
本文以韦尔斯利为案例,向大家呈现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本科通识教育的做法。
一、为立志改变世界的女性提供通识教育
韦尔斯利创办于1870年,1875年正式开始招生。
一开始,创办人HenryFowel Durant和他的妻子Pauline就明确了办学的指导理念——“为立志改变世界的女性提供通识教育”。
为此,在招生时,不管学生的背景如何,韦尔斯利只将学习成绩作为唯一标准。
在教育教学中,该校以通识课程贯穿始终,确保学生掌握几种必备的技能,熟悉古代和现代文化艺术,理解人类社会的复杂性,并学会尊重每一个个体。
经过100余年的发展,这些已经成为韦尔斯利的传统。
时至今日,由于没有明显的职业导向,通识课程有时会被指责为“不实用”。但是,韦尔斯利学院相信,在21世纪,通识教育依然是必要的。
学校努力让学生明白,严肃的思考、精准的判断、创造性的综合和通力协作等能力,不仅对发展领导力非常重要,而且会成为贯穿她们一生的思维习惯,成为她们成功的重要因素。
韦尔斯利也在努力将通识教育的理念转换成学生在真实世界中的技能,例如,在课程教学中融入了两套技能的培养:
有效交流的能力,即能清晰表达和写作,有说服力地呈现和捍卫自己的观点;
特殊的领导能力,即能创立一个愿景,通过合作、磋商而实现最终的目标。
在这种理念下,韦尔斯利涌现出一大批优秀女性领导人才,如宋美龄、希拉里·克林顿、马德莱娜·奥尔布赖特、冰心、叶璇等。
该校毕业生中还有很多财富500强企业的高管,《纽约时报》曾在《如何成功?去韦尔斯利》一文中提到,恰如底特律和汽车,好莱坞与电影,硅谷和芯片的紧密联系,当提到女性顶级管理人员时,我们就不得不提到韦尔斯利。
二、形式多样的通识教育课程
优秀领导人才的养成,离不开丰富多样的课程。
在韦尔斯利的课程体系中,除了人文、社科传统院系外,还有跨学科和各种语言专业、校际合作项目课程、国际交流项目和继续教育项目等丰富多样的课程,能够充分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
在教学上,由于学校每年招生规模都比较小(维持在500人左右),整个学院的师生比都很小,小班教学(3-20人之间)成为常态。
这使得教师能因材施教,师生关系也更为紧密。
1. 传统院系、跨学科专业和语言类专业
作为一所以本科教育为主的学院,韦尔斯利几乎提供了学生想学的任何一个知识领域的课程,从古典文化、历史、艺术等人文学科学,到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等社会科学,再到物理学、生物科学、地球科学等自然科学,应有尽有。
在学习程度上,韦尔斯利更注重理论性、基础性知识的学习和领导力的培养。
此外,学校还有22个跨学科专业,如电影和媒介研究跨学科专业、健康与社会专业、化学物理跨学科专业等等。
而在语言类课程方面,韦尔斯利所提供的资源甚至不亚于一所专门的外语学校,该校开设语言类课程涉及阿拉伯语、汉语、希腊语、希伯来语、日语、韩语、拉丁语、葡萄牙语、印地语、斯瓦希里语等15个语种。
2. 国内、国际交流课程
除了校内的丰富课程,韦尔斯利还放眼整个美国和全球,利用跨校选课、校际学分互认、交换生项目、海外交流计划等方式,拓展学生的学习内容和视野。
比如,在美国,韦尔斯利与巴布森学院(BabsonCollege)、欧林学院(Olin College)组成三校联盟,与麻省理工学院(MIT)以及布兰迪斯大学(BrandeisUniversity)建立了跨校注册合作关系,学生完成学业后可获得两个学校的学位;
在国际交流上,每年有700名学生选择出国留学,或作为交换生在国外学习一年或者一个学期。
3. 写作项目
文理学院普遍重视写作,韦尔斯利也不例外。“清晰的表达和写作能力”就是该校培养目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韦尔斯利实现这个目标的办法,就是“密集写作”:
在大学四年中,学校要求学生以不同形式(口头、书面、表 演)、不同方法(定性、定量、混合),在不同层次(各年级)、从不同学科角度、跨不同专业领域为不同读者用不同风格反复不断地交流和写作。这也是美国10大优秀本科教学经验之一。
韦尔斯利会为大一新生(通常在第一学年完成)开设写作课,课程每两周一次,教师会给出一个非常明确的议题,让学生去写作。如若学生没能达到课程要求,第2年将不能继续在学校注册。
4. 在线课程
为了回应“互联网+教育”的发展趋势,2012年12月,韦尔斯利正式加入由MIT和哈佛大学联合建立的在线教学计划edX,成为世界上第一所提供MOOCs的女子学院。
WellesleyX上的课程都可免费修读,课程除了讲座外,还包括习题集、实验室视频和教材等。
三、全员参与学院生活让学生接受领导力训练
韦尔斯利建立了全员参与学院生活(fullengagement)的管理制度。
从招生招聘到学术审查、教学、住宿等事务,都不只是学校行政管理人员的事,而是由行政人员、教师、董事会成员、校长、学生等全体成员共同决定。
其中,学生在各种委员会中都占有一定比例。表2是2013年韦尔斯利学生参与的部分委员会的人数情况(最新数据)。
以招生委员会为例,每年都有学生通过学生组织和活动委员会(StudentOrganizations and Activities Committee,SOAC)进入招生委员会。
在该委员会中,行政人员、教师和学生代表的人数是 7:12:12。学生代表们会审阅报考者的申请表,审查并评估招生程序,参与最终录取决策。
学校还鼓励支持学生自建社团,以促进学生领导力的培养。韦尔斯利要求,每个学生至少要参与1个社团活动,毕业前,每个学生都必须修完8个学分的体育活动。
据统计,在韦尔斯利,有80%的学生参加至少1个社团活动,没有参加社团活动会被认为是一种遗憾。
作为韦尔斯利1969届毕业生,希拉里曾在《亲历历史:希拉里回忆录》一书中盛赞母校在这方面的优势:女生不仅负责所有的学生活动——从学生自治会、校报到各种俱乐部,而且我们敢于冒险、犯错误,甚至不怕在同学面前出丑,毕竟从班长、校报总编辑到各领域的尖子都是女生,而且每个人都有机会。
四、对我国本科教育的启示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我国本科教育逐渐成为人们诟病的对象。“水课”多、课业宽松、重科研轻教学、学历贬值等本科教育问题日渐突出。
通过以上讨论,一读君认为,韦尔斯利女子学院的通识教育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具备可借鉴之处。
1. 以能力为导向的通识教育理念
一方面,我们身处知识大爆炸的时代,传授知识的速度远远跟不上知识更新的速度,知识传授的教育理论已经无法站稳脚跟;
另一方面,社会分工的快速变化,让本科教育疲于“应付”各种新职业类型,但同时人们又深刻认识到,本科教育根本无法也不能像“职业培训所”一样“应付”那些职业类型。
因此,我们应该转变教育理念,将以能力为导向、以人的自我完善为目的的通识教育理念作为新的选择。
2. 重视女性领导力的培养
如今,这所女子学院逐步摘掉了“第一夫人的摇篮”的帽子,更重视女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其提出愿景并调动各种资源实现愿景的能力,并利用利丰富多样的课程体系、全员参与的学院生活,服务于女性领导力培养这一目标。
而这一点在在我国本科教育尤其是女子学院中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甚至长期处于缺位状态。
3. 重视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在我国的本科教育中,写作一直处于被忽视的地位,有的学生的学位论文都难以做到文从字顺,这让人们对大学生中文写作能力忧心忡忡。
而韦尔斯利相信,沟通能力是每一个公民必备的素质,而写作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沟通方式,也是学生在团队合作和交流中必不可少的领导力素质,必须要加强训练。
4. 增强学生在高校内部治理中的参与权和话语权
长期以来,不管是在政策上还是法律法规上,我国高等教育都没有对学生参与高校内部治理做出明确、详细的规定。
这导致作为利益相关者的学生在高校相关的事务上没有参与感和话语权,处于弱势地位。
韦尔斯利全员参与学院生活的管理制度,为我国高校提供了很好的改革思路。
声明:
本文转载自:本文选自一读EDU微信公众号,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
本网站主要服务于高校教育教学,部分文章转载自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