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5—2026学年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提升行动的通知》精神,切实提升我校思政课课堂教学质量,学校制定了思政课课堂教学提升行动工作方案,组建思政课课堂教育指导组,强化校、院两级督导听评课制度,全面听课、调研,开展如教学诊断、名师指导、集体备课等活动。校领导高度重视思政课课堂教学提升行动的开展,10月30日,副校长张建军、校长助理/教务处处长苏康敏带队,教务处、质量评估处、校级教学督导和马院领导班子等有关人员共同参与,聚焦马克思主义学院吕良老师的《思想道德与法治》课堂,旨在通过深入课堂观察与精准点评,推动思政课程教学水平再上新台阶。

听课团队走进 B214教室,全程观摩吕良老师以“创造有意义的人生”为主题的授课过程。课堂上,吕良老师结合学生认知规律设计教学环节,运用案例引导学生深度思考人生价值。听课团队从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运用、师生互动效果等多个维度,进行了细致观察记录。

听课结束后,点评交流会在四楼教师发展中心召开。与会人员围绕吕良老师的课堂教学展开深入研讨,在充分肯定其教学亮点的同时,从教学细节优化、内容深度拓展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建议,为课程教学质量提升提供了具体思路。

苏康敏在交流中强调,思政课教学需主动适应数字化趋势,有效运用AI教学工具创新授课形式,通过跨专业融合打破育人壁垒,让思政内容更贴合学生生活实际与成长需求,增强课程的吸引力与感染力。

张建军作总结讲话,对我校思政课建设提出“五个注重”的要求,即注重通专融合、注重本科层次性、注重职业针对性、注重呈现准确性、注重授课节奏性,并强调要严格遵循统一课程标准,强化集体备课机制,推动思政课程整体优化升级。针对未来课堂教学与课程建设,他提出三大发展方向:一是打造校本思政精品课程,深挖校情特色;二是打造区域思政课程体系,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人才;三是打造职业本科思政课,探索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思政课发展路径。

此次听查课活动是我校强化教学过程管理、提升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下一步,学校将持续常态化开展听查课工作,聚焦各学科课堂教学核心环节,持续推动教学模式创新与教师专业发展,不断夯实教学根基,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高素质人才、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院校提供强有力的教学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