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30 日,泉州职业技术大学艺术传媒学院聚焦“实践育人”核心使命,在永春县下洋镇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溪塔村举行校外实训基地授牌仪式暨“下洋镇新媒体创作比赛”启动仪式。学校领导、师生代表与下洋镇相关负责人齐聚一堂,共同见证学校深化产教融合、服务地方发展的又一重要举措。


下洋镇镇长吴建宁、宣传委员陈雅琳、副镇长王晓鹏、综合执法队队长刘伟杰,各村主干、溪塔村工作队及村“两委”代表,我校党委书记傅志雄、校务顾问吴建生、艺术传媒学院党支部书记涂永坚、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主任于哲及数字媒体艺术专业骨干教师、学生代表参加了活动,仪式由下洋镇党委组织委员林伟斌主持。

本次活动既是校地携手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行动,也是泉州职业技术大学拓展实践教学场景的关键一步。
吴建宁对泉大的到来表示欢迎,同时强调此次合作的意义:作为校地融合助振兴的实践,实训基地将成为学生走进乡村、把知识转化为实际服务的桥梁。他期待师生用新媒体记录下洋风貌,比赛优秀成果将直接用于镇域宣传,助力展现“美好下洋”形象,并预祝活动圆满、合作见效。

傅志雄代表学校感谢下洋镇提供实践平台。他介绍学校作为全国首批职业本科院校和全国首批市域产教联合体,始终坚持走产教融合之路。此次在下洋镇建立实训基地,是响应乡村振兴号召的重要举措。学校将以此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堂”,构建“开放的实训工场”,为乡村振兴注入数字创新动力。他希望学生深入乡土、学以致用,用镜头记录乡村之美,用新媒体传播乡村之变,创作出有温度、有影响力的优秀作品。
授牌环节,吴建生将 “校外实训基地” 牌匾授予下洋镇副镇长王晓鹏,标志着实训基地正式启用。王晓鹏表示,下洋镇将从素材对接、后勤保障等方面全力支持,确保基地发挥“育人 + 服务”双重作用。

为强化实训指导力量,仪式现场举行 “下洋镇乡村振兴实践导师” 聘任仪式。泉州职业技术大学于哲、郑明浩、吕佳忆、柯毓培、王静、刘晓君 6 位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师获聘,由下洋镇领导颁发聘书。


王静代表导师发言,感谢下洋镇与溪塔村为校地合作付出的努力。她以“平台”、“赋能”、“护航” 为核心分享:实训基地是课堂与乡村的桥梁,能推动学生从“旁观者”变“记录者”;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可借技术为下洋镇记故事、推物产;导师团队会引导学生兼顾创作与国策理解,锤炼乡土情怀。她鼓励学生用专业助力乡村,预祝大赛与合作成功。

学生代表季文婧感谢下洋镇政府、溪塔村两委及村民的支持。她提到初到下洋镇时,“乡村振兴”还只是书本上的概念,后来通过了解镇政府的规划,她才懂了这项工作的系统性,又从村干部、“蜜蜂叔叔”身上,看到了乡村振兴的鲜活细节。她分享走访林下经济馆、体验知青文化与功夫茶的经历,称将以数字媒体技能,在比赛中讲好下洋故事、推特色资源,让青春在此绽放。
接着,于哲简要解读了比赛的规则:围绕下洋镇风貌、产业、文化创作,形式涵盖短视频、图文等,优秀作品可用于镇域宣传并计入学生实践学分。

随后,傅志雄书记宣布比赛启动,标志着校地“实训 + 实战”协同育人模式正式落地。
此次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是泉州职业技术大学深化 “实践育人” 理念的又一重要实践——通过将课堂延伸至乡村一线,既为学生搭建了“学以致用”的平台,也为学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开辟了新路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