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学活动
位置: 首页 > 第二课堂 > 团学活动 > 正文

向上向善丨太酷啦!这波“扬帆”操作满分!一善学子的暑期实践热血叙事!

编辑:一善书院   时间:2025-09-02   点击数: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进一步引领青年学子在基层实践中坚定信念、增长本领,一善书院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扬帆计划”、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引导一善青年学子深入基层,服务家乡建设发展,勇担时代重任。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属于一善学子的发光时刻。

姓名:林妙颖

班级:24服装2班

实践岗位:柘荣县行政服务中心 导办员

暑假里,我有幸加入“扬帆计划”,在柘荣县行政服务中心导办台开启实践之旅。这段与政务服务相伴的时光,不仅让我走进基层政务的“第一窗口”,更让我读懂了“为民服务”四个字的重量。

导办台是政务服务的“前沿阵地”,每天要接待形形色色的群众,解答五花八门的问题——从不动产登记的流程,到社保业务的办理材料,再到各类证件的查验指引,每一项工作都考验着专业度与耐心。起初,面对群众急切的咨询,我常常因对业务流程不熟悉而手足无措,只能红着脸请同事帮忙。但同事们毫无保留的指导、群众包容的眼神,给了我莫大的勇气。我开始主动梳理常见业务的办理清单,将复杂流程拆解成简单易懂的步骤,利用休息时间熟悉政策细则。渐渐地,我能从容地为群众指引方向,清晰地解答疑问,甚至能提前预判他们的需求,提供更贴心的服务。

这段实践让我深刻认识到,政务服务无小事。一张清晰的指引单、一句耐心的解释、一次及时的帮助,都能让群众感受到政务服务的温度。每一个流程的规范执行,不仅是对工作负责,更是对群众权益的保障。未来,我会带着这份在政务服务中收获的细致与担当,深耕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用严谨的态度对待每一份设计,用温暖的初心服务社会。


姓名:洪劲阳

班级:24工美2班

实践岗位:晋江医院晋南分院门诊 志愿者

2025年7月14日至8月14日,整整31天,我以门诊志愿者的身份扎根晋江医院晋南分院。这段与白衣天使并肩、与患者相伴的日子,如同一场深刻的成长课,让我在奉献中读懂了责任,在坚守中收获了力量。

初到门诊大厅,眼前的场景让我既期待又紧张:来往的患者步履匆匆,咨询台的电话此起彼伏,自助服务机前总有需要帮助的老人。我的工作看似简单——引导患者挂号、协助打印报告单、维持就诊秩序,但每一项都容不得半点马虎。记得刚开始,有位老人拿着医保卡反复操作自助机却无果,急得满头大汗。我上前帮忙,却因对医保系统不熟悉,折腾了十多分钟才完成挂号。老人一句“谢谢你,孩子”,让我既愧疚又坚定——必须尽快熟练业务,才能真正帮到大家。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我记熟了各个科室的分布、不同病种的就诊流程,甚至能根据患者的症状给出初步的指引建议。

这段经历让我真切体会到医护工作的不易:医护人员不仅要应对高强度的工作,还要耐心安抚患者的情绪;也让我懂得了志愿工作的意义:一句关心的问候、一次及时的搀扶,都能为患者驱散几分焦虑。在与其他志愿者的协作中,我们相互补位、彼此支持,用小小的行动汇聚成温暖的力量。未来,我会把这份耐心与责任心融入工艺美术学习,用更细腻的情感感知生活、创作作品,也会继续投身公益志愿,让青春在传递温暖中闪光。


姓名:张熠凯

班级:24数媒1班

实践岗位:惠安县前垵经济开发服务中心 宣传员

这个暑假,我通过“扬帆计划”成为惠安县前垵经济开发服务中心的一名宣传员,为期一个月的实习,让我从“数字媒体学习者”转变为“公益传播实践者”,也让我读懂了宣传工作背后的温度与意义。

我的核心任务是搭建项目宣传矩阵,让更多人了解并参与到当地的公益事业中。线上,我负责运营服务中心的官方公众号,撰写“享悦童年,暑期伴读”等公益活动的推文;线下,我协助组织为清洁工分发消暑物资的活动,并用镜头记录下那些温暖的瞬间。起初,我以为宣传只是“写写文字、发发图片”,但第一次撰写推文时,因对“暑期伴读”项目的背景、受益儿童的需求了解不深,写出的内容空洞乏味,无法打动读者。后来,我主动查阅项目年报,走访负责公益活动的前辈,倾听他们与受益群体的故事,才慢慢找到宣传的“灵魂”——不仅要传递活动信息,更要挖掘背后的情感与价值。重新修改的推文,加入了孩子们的笑脸、志愿者的心声,很快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与点赞。

这次实习,不仅提升了我的文案撰写与新媒体运营能力,更让我明白:公益宣传是一座桥梁,一端连接着社会的爱心,另一端连接着需要帮助的人。未来,我会持续关注“扬帆计划”的动态,利用课余时间参与线上公益宣传工作,在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学习中,也会侧重公益传播方向,努力用创意与技术,让更多公益故事被看见、被传递。


姓名:庄宇佳

班级:24数媒1班

实践岗位:漳州市五寨乡人民政府宣传员

这个暑假,我带着对家乡的热爱,走进漳州市五寨乡人民政府宣传办实习。这段在基层宣传岗位上的经历,让我对“专业”有了全新的理解,也让我找到了用所学服务家乡的方向。

在宣传办,我的工作内容丰富而具体:协助前辈整理红色文化宣传素材、撰写乡村振兴主题的新闻稿、布置“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现场、用镜头记录乡里的民生小事,还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了红色革命文化讲解工作。起初,我习惯用校园里学到的“创意手法”处理宣传内容,却发现有些设计与基层群众的需求脱节——比如在设计红色文化宣传海报时,过于追求视觉效果,反而让核心的革命故事不够突出。前辈提醒我:“基层宣传不是‘自说自话’,要站在群众的角度,让他们看得懂、愿意看、能记住。”这句话点醒了我。后来,我在撰写新闻稿时,会主动走进田间地头,倾听村民的故事;在设计宣传物料时,会融入家乡的特色元素,让内容更接地气。

这段实习让我明白:专业不只是课本上的理论与技能,更是洞察需求、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成长也不只是技能的累加,而是学会用专业视角理解工作、回应群众需求,真正为人民服务。未来,我会持续关注家乡的发展,利用假期参与基层服务,把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所学与家乡的需求结合起来。毕业后,如果有机会,我希望回到家乡就业,用更扎实的专业能力助力乡村振兴,让青春之花绽放在家乡的沃土上。


姓名:谢境轩

班级:24工美1班

实践岗位:宁德市网聚新媒体有限公司 平面设计师实习生

自7月起,我通过“扬帆计划”在网聚新媒体公司担任平面设计师实习生。初到岗位时,我对商业设计的落地逻辑十分陌生。前辈们耐心引导我从简单的内容排版入手,待我逐渐适应职场节奏后,再逐步带我参与更复杂的项目 —— 从墙上的指示牌设计到夏令营系列物料策划,这段过程中,我度过了许多专注投入的日夜。

这段实习期间,我已独立完成多套排版设计,还辅助团队完成三套夏令营物料设计,并独立负责了一套夏令营物料的主设计工作。这些成果,都是我成长路上最珍贵的 “果实”。

更重要的是,我真切触摸到了平面设计的职场原貌:书本上的理论不再抽象,终于有了落地的具体形态。从前做设计只执着于构图美观,如今才真正明白,设计的前提是读懂需求;改稿也不再是令人挫败的经历,而是学着站在实际应用角度、不断打磨作品的成长机会。我实实在在感受到了设计从图纸到落地的“温度”,也深刻领悟到:设计不只是 “画”,更要“听”与“懂”—— 听懂客户需求、读懂场景价值,而让自己的设计能够说服他人,这份收获比任何专业技巧都更让我受益成长。


这个暑假,一善书院学子积极响应号召,踊跃投身基层实践,他们立足岗位深耕实干,用专业所长为群众解难题、传温暖,不仅实现了技能的锤炼与成长,更深刻读懂了青年担当的分量。未来,一善书院将持续搭建优质青年实践平台,引导更多学子主动扎根基层、反哺家乡,助力他们在政务为民的服务中践行初心、在公益奉献的行动中传递温情、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释放活力,让青春在服务社会的赛道上绽放光彩。


Copyright @2017 泉州职业技术大学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福建省晋江市内坑镇大学路 电话:0595-22500777、0595-22545888 

传真:0595-8814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