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少年儿童工作和青少年美育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泉州职业技术大学三创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团走进“小荷”夏令营。实践团成员林秋勇同学以“新时代好少年”为题,为百余名营员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思政微课,助力孩子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麦辰昕同学则以《我爱你,中国》为主题,呈现了一堂“声”入人心的音乐思政微课,让爱国主义旋律深深浸润孩子们的童心。
榜样的面对面:点燃童心的梦想
以童言释标准,开启宣讲热潮
宣讲伊始,林秋勇同学抛出“什么是新时代好少年?”这一问题,迅速点燃了现场气氛。他紧扣党的二十大对青少年的殷切嘱托,以“童言童语”阐释了“有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懂感恩、懂友善,敢创新、敢奋斗”这24字标准,将宏大主题转化为孩子们听得懂、记得牢、做得到的身边小事。
榜样事迹引路,激发“我能行”力量
林秋勇同学满怀深情地讲述了“全国新时代好少年”王凌云和“福建新时代好少年”陈羿鑫的感人事迹。王凌云,幼小的肩膀勇敢承担起孝义,带着瘫痪的父亲求学,用坚韧不拔的精神撑起了一个家;陈羿鑫,少年心系科技梦想,自主研发出“智能盲杖”,以创新之力照亮了他人的世界。这些鲜活的事例,让在场的孩子们在同龄榜样的身上看到了“我也能行”的无限可能。
歌声里的中国,童声唤醒家国情
麦辰昕同学在伴奏的烘托下,深情独唱《我爱你,中国》。随着悠扬的前奏缓缓响起,孩子们情不自禁地跟随着哼唱:“我爱你碧波滚滚的南海,我爱你白雪飘飘的北国……”当被问及“歌词中蕴含了哪些中国符号?”时,一双双小手迫不及待地高高举起,争相回答:长城、青松、红梅……童声与旋律交织融合,将宏大的主题巧妙地转化为触手可及、声声入耳、朗朗上口的“中国印象”。
歌声里的家国故事,行动诠释爱国情
麦辰昕同学分享了歌曲背后的创作故事:1979年,词曲作者瞿琮、郑秋枫以赤子之心谱写了对祖国的深情告白。这首歌伴随着钱学森的归国,伴随着中国女排的夺冠响彻赛场,伴随着神舟飞船飞向太空……一个个“歌声与祖国同行”的动人片段,使孩子们深刻领悟到:爱国可以是一串悠扬的音符,也可以是一生不渝的行动。麦辰昕同学激励大家“不仅要将对祖国的爱唱出来,更要付诸实际行动”。
梦想麦克风传新声,童声唱响未来诺
“我要当海军,巡航万里海疆!”“我想成为音乐家,把《我爱你,中国》唱给全世界听!”……在麦辰昕同学的邀请下,营员们走上“梦想麦克风”舞台,大声说出自己的成长心愿,并现场改编最后一段副歌——把“我要把最美的歌儿献给你”改唱成“我要把最好的未来献给你”。清澈的童声汇成澎湃的和声,在夏令营上空久久回荡。
本次音乐思政课与主题宣讲相得益彰,既是一场沉浸式的红色美育洗礼,更是一堂触动灵魂的青春“金课”。营员们齐声高唱《我爱你,中国》,将歌声中的坚定信仰转化为前行的动力,以新时代好少年为榜样,树立鸿鹄之志、争做奋斗先锋,刻苦学习、强健体魄、磨砺意志。让我们与广大少年儿童在星星火炬的照耀下,共同发出“梦想向党,未来有我”的青春誓言,让时代的强音在泉州大地上久久回荡!
下一条:洞壁弹痕低语处,烽火青春作答时——三创书院实践团围头村“八·二三”炮战毓秀楼达屋楼深访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