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8年起我校思政部就“勇立潮头”,当起了思政线上课程的“弄潮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先后获批校级优质课程,同时《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立项校级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试点课程项目。正所谓“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这两年的信息化教学经验,为此次线上教学提供了有利支持,观看慕课、辅导互动、线上答疑、重点讲授、主题讨论、拓展推送等教学环节支撑起了线上教学。此外,学院每周对每门思政课程、每一位教师线上教学开展情况进行摸底,了解状态与成效,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解决。学院督导教师每周在线听课,确保线上教学的质量“不打折”。
一、 课程教学思路
在疫情防控阶段,为了做好“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实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从传统的课堂教学升级到“云端”,重点做好以下两个方面工作。
一方面,发挥学生的助教作用。借助微信群和各班级的学委、助教加强联系,统一学习要求、规划了工作流程,为落实线上教学成效提供保障。学生助教建立起学习通班级群、微信群,既可以通过直播平台进行交流互动,又可以通过学习通班级群、微信群进行交流互动,让线上授课变成立体式、全媒体的授课。


图1 微信、QQ交流界面
另一方面,丰富线上教学资源。为保证在线教学质量,积极收集MOOC上优秀的课程资源,利用学习通上平台,开展抢答、弹幕、作业、主题讨论、答疑、互动等活动。


图2 线上互动截图
教学路径主要体现:
课前,收集录制上传MOOC上的知识点视频,布置知识点预习单,收集整理拓展资料。


图3 录制上传MOOC知识点视频
课中,由MOOC上专业的教学团队讲解章节的重难点,结合老师专题直播,对整个章节有宏观上的把握,对照教材能够深入理解书本的知识点。学习群进行主题讨论、抢答、弹幕、选人、问卷等多种形式的互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图4 专题直播界面
课后,督促学生完成一课一练,安排学生进行拓展资料学习,发表感想,微信群答疑解惑,完成反馈工作。

图5 一课一练
二、教学效果
1、立足主课程,加强拓展学生历史思维训练
在超星学习通上建立课程框架,分成主课程和拓展模块两个部分。

图6 主课程结合拓展模块
历史学家樊建川先生曾经这样说,“宏大的叙述往往意味着省略掉很多东西,而历史一旦过于抽象,失去细节就会变得远离人心的感知,变得容易消散,容易被淡忘。”在《纲要》课程的学习中,除了立足主课堂,讲清楚课程重难点,同时加强学生的思维拓展,如开展收集史料、分析战役,品评历史上的今天等等活动。


图7 学生思维拓展资料
2、开展线上“1+1”授课模式,“云端”主题演讲活动
疫情期间,一方面借助MOOC上系统的课程资源,将《纲要》课的总体内容进行讲解,方便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点;另一方面,老师通过ZOOM,瞩目,或者腾讯会议等模式,开启直播间,准备十一个专题进行讲授,把重难点讲明白讲透彻。同时开展小组会议,主题演讲等等活动,把原本线下课堂活动搬到“云端”。


图8 “云端”主题演讲
3、结合历史,问题导向,任务驱动
授课过程中,围绕问题设计与提出为明线,以思维训练为暗线进行。以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为例。

图9 问题导向案例分析
课前布置任务进行资料搜集,课中让学生分组进行问题分析,老师结合案例进行讲解,总结推导出根源,继续设置问题推进,分析日本在东北的殖民统治给中国带来的影响,破除现在港台地区历史教材流行的“殖民有功论”,通过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案例进行结论的升华。


图10问题导向学生推导
三、“史论结合,云端学习”教学反思
意大利历史学家克罗齐说过:“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不仅是一门历史课,同时更重要的也是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史论结合”是这门课程的叙述方式,对历史叙述是为了更深刻的认识现实,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在疫情期间,我们借助“云端”,多途径帮助学生把冷硬的历史资料生动化,故事化。线上学习,线下自习和深入实践相结合。线上学习要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认真完成视频和考试。课堂学习要积极参加讨论、交流和展示。线下要博览群书,积极拓展阅读,实践项目要深入开展促精品、出成果。
疫情当下,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战胜疫情,真正实现“停课不停学、不停教”,需要每个人都有所担当,包括每一位老师、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参与到这项工作当中,线上资源的准备,线上教学技术的丰富,线上教学质量的保障,都需要大家全方位的沟通和管理,才能够实现高质量的“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