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学院立足国家能源战略需求与福建省支柱产业发展需要,紧密围绕油气这一关乎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和区域石化产业集群建设,应时而生。学院依托古雷、湄洲湾、泉港等千亿级石化产业基地和覆盖全省、联通区域的“省内环网”“三纵两横”油气基础设施网络,致力于培养能源领域高端技能人才。

目前学院开设油气储运工程、应用化工技术、现代分析测试技术三个本科专业,聚焦油气储运、绿色化工与分析检测技术方向,培养既懂生态文明与循环经济,又精通清洁生产与减排技术的复合型专业人才,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支撑福建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学院科研与平台资源雄厚,建有福建省院士专家工作站(省级示范站)、福建省清洁能源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福建省汽车清洁能源高校应用技术工程中心、泉州市绿色油品生产技术与应用科技创新平台及汽车洁净能源技术研究所等多个重要科研平台。

在校企合作方面,学院与万华化学、中石油、中石化、华测检测、古雷石化、恒申集团、新奥燃气等20余家行业龙头企业深度合作,共建12个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和20个校外实践基地,全面保障学生实验实训和产学研融合培养,实现教学、科研与产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与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开展全面合作☜点击查看详情

能源学院教学科研竞赛等成果

省级基于新工科构建油气储运工程专业职业本科建设平台

省级专业群实训基地(B类)+油气储运专业群实训基地

省级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

泉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立项《科研与教学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泉州市第三批职业学校产教融合特色专业群——石油化工专业群

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全国大学生化工HSE创新设计大赛特等奖、一等奖

全国大学生油气储运工程设计大赛一等奖

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大赛三等奖、福建省一二等奖

第七届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本科组一等奖

第九届国际发明展览会“发明创业奖”银奖

第十八届中国科协年会全国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大赛铜奖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国赛铜奖、省赛金奖

福建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银奖

油气储运工程

工学学士学位

01 专业特色

油气储运工程专业作为连接油气生产、加工、分配与销售各环节的关键纽带,对优化我国能源结构、实现油气资源高效利用、供需平衡及能源安全保障等发挥了核心支撑作用。本专业深度融合产教资源,构建“校企协同育人”模式——邀请企业工程师走进课堂讲授实操知识,安排在校生进入石化企业、油气储库等单位开展在岗实习,实现理论与实践无缝衔接。同时,与行业龙头企业联合开展订单式培养,精准对接岗位需求,为福建石化产业集群发展提供稳定人才支撑。

与中石化森美公司签订“人才培养订单班”☜点击查看详情

“中石化综合加能站经理班”开班并揭牌☜点击查看详情

02 专业课程设置

专业核心课程:聚焦油气储运核心技术与管理,开设油气集输技术、油气储库智能管理、油气管道输送技术、泵和压缩机、压力容器与管道、油气储运自动化与仪表、燃气输配与运营管理、油气储运安全技术等,直击岗位核心需求。

实习实训:包含金工实习、油气储运综合实训、工艺仿真及油库、加油站、化工工艺等虚拟仿真实训,搭配各类课程设计与生产装置联合操作,并在石油化工企业、油气储库、燃气公司等开展岗位实习,强化实践能力。

▲ 在校内开展虚拟仿真实训

▲ 校企共建实训基地

03 教学资源

本专业专任教师中教授占比27%,副教授占比18%,博士占比27%,双师型教师占比达50%。另聘请3名企业高级专家专职讲授实践课程,5名行业专家参与教学。

04 就业及方向

可从事油气输送、油品储运、石油化工与石油天然气储运工程技术工作,以及智慧化油气集输、数字化管道输送、油气仓储智能管理、燃气调度与输配、城市燃气与天然气应用等岗位(群)工作。

05 未来接续

考研方向:可考取油气储运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学术型硕士,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动力工程、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型硕士。

技能证书:可考取油气储运调合工、油品计量工、CAD等证书。

校内考点资质:油气储运调合工资质鉴定考试。


应用化工技术

工学学士学位

01 专业特色

本专业直接服务于中石化(泉州)联合石化、中化(泉州)泉惠安石化和古雷石化等大型企业的千万吨炼油和百万吨级乙烯装置生产,以及福清、莆田、连江等25个化工产业园的生产和建设。课程设置紧密贴合“炼化一体化”技术需求,毕业生可无缝衔接区域产业升级带来的人才缺口。依托福建省院士专家工作站(省级示范站)、清洁能源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等省级平台,学生可直接参与绿色油品生产技术、碳减排技术研发项目,强化技术转化能力。

02 专业课程设置

专业核心课程: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仪表与自动化、化工机械基础、化工原理、化工HSE、化工生产技术、高聚物生产技术、化工总控工操作实训;

实习实训:对接真实化工生产场景,在校内外设置了金工实习、化工总控工操作实训、乙醇水精馏分离实训、催化裂化仿真实训、丙烯酸甲酯仿真实训、化工安全虚拟演练、各类课程设计等实践环节。在石化企业、精细化工企业、新能源材料工厂等单位进行岗位实习。

03 教学资源

本专业专任教师高级职称占比超30%,博士学历占比超15%,双师型教师占比超50%。

04 就业及方向

主要从事石油加工、精细化工、高分子化工及化工新材料、石油化工产品分析和新能源等企业的生产操作、技术管理岗位工作,主要具体岗位有:

生产与技术岗:涵盖化工生产操作、工艺优化及质量控制等。企业包括石化企业和新能源材料企业,需掌握化工单元操作、安全环保。

研发与检测岗:聚焦新产品开发与技术创新,如锂电池材料、生物基化学品研发或环保监测。

管理支持岗‌:包括供应链管理、化工产品营销、生产调度等。

05 未来接续

考研方向:可考取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储能科学与工程等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技能证书:可考取CAD、化工总控工等证书。

现代分析测试技术

工学学士学位

01 专业特色

现代分析测试技术作为科技创新的眼睛和重要支撑,在工业生产、环境监测、医疗卫生、食品安全等领域,以及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和空间技术群等新兴行业,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专业采取产教一体式培养模式,以生产岗位需求为目标,开展课程建设和实验实训基地建设,与企业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模块化专业岗位课程体系,形成了“一专多岗、一岗多能”。通过与中国检验认证集团福建有限公司、厦门市华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科研机构的密切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联合培养和就业推荐等多方面的支持,引领学生参与科研和职业竞赛,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02 专业课程设置

专业核心课:化学分析检测技术、仪器分析测试技术、工业样品合格检测、实验设计与大数据分析、计量与标准化管理、抽样和前处理、实验室管理和组织、分析检验质量保证和计量认证、化工产品分析、化工综合实验、环境检测技术、水污染控制综合实验、石油产品分析;精细化工综合实验;

实习实训:化学综合实验实训、化工安全仿真实训、分析仿真操作实训、分析工操作实训、化工产品检测实训、环境检测综合实验技能、环境分析和监测实训、分析工操作实训、油品分析实训等实践环节。在化工企业、石油公司、检验检测机构等进行岗位实习。

03 现代分析测试技术

教学资源

本专业由资深教授和行业专家组成教师团队,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人,高级职称占比40%,双师型教师占比70%,并聘任企业高级工程师作为兼职教师。

04 就业及方向

可在石油、化工、材料、食品、卫生等生产企业、环境监管部门、分析检验检测公司等,从事分析检测、检验、实验室组织与管理、产品质量管理、产品开发助研、认证认可等工作。

05 未来接续

考研方向:可考取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分析测试技术、分析化学、环境工程、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资源与环境等硕士研究生。

技能证书:可考取石油产品分析工、化工产品分析工等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