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都讯 几张红纸,剪刀一阵翻飞,点点红梅诞生了。从这周开始,泉州理工学院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选修课正式开课, 剪纸、中国画、书法等传统文化、民间工艺走进高校课堂,得到学生们的热烈追捧,就连老师也抢着要“蹭课”。
对泉州理工学院1800名大一学生来说,这学期的选修课程多了不少“新面孔”:剪纸、中国画、书法……这些儿时见过、体验过的传统文化、传统工艺从这周起陆续走进课堂,让学生们觉得又亲切又新鲜。
来自2016级室内设计专业的潘天强特别喜欢剪纸,“一张纸,经过裁剪,就可以形成各种好看的图案,我们的传统工艺真的博大精深,我很早就想学了”。可惜的是,读中学的时候,学习压力大、圈子小,很难接触到这方面的人,学剪纸也成了潘天强心中的遗憾。没想到,到了大学,学校开设了“传统剪纸工艺”选修课,潘天强梦想成真,第一时间就报名了。
负责教授剪纸选修课的,是来自“剪纸之乡”漳浦的曾芳芳老师,她曾获得漳浦民间剪纸艺术职业技能竞赛“铜刀剪”荣誉。曾老师介绍,剪纸选修课分为“剪纸的历史文化”以及“剪纸实操”两部分。对剪纸文化的了解,有助于引导学生今后的创作。而实操部分,先以模仿大师的作品为主,再学习“水滴纹”、“柳叶纹”、“月牙纹”、“锯齿纹”、“排剪”等剪纸基础手法。打好基础后,再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创作。学生还可以将剪纸与环境艺术设计、产品造型设计、服装设计等专业融合,提高创作高度。
“引进传统文化进课堂,不仅可以让更多师生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还可以扩展师生的兴趣,提高技能水平。”泉州理工学院教务处副处长苏康敏告诉记者,剪纸、中国画、书法等传统文化特色选修课目前已在大一开课,一周两节的选修课场场爆满,不少大二、大三的学生也纷纷“蹭课”,就连老师也抢着报名。
泉州理工学院副董事长吴滨如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大学责无旁贷,要转化成实实在在的行动。今后,学校将继续开设更多传统文化课进校园,让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真正走入校园。
http://szb.mnw.cn/html/2017-03/30/content_44425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