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随着最后一场团队素质拓展活动在篝火中落幕,联合创新产业学院2025年“联创之师”培训班圆满收官。本次培训历时近一个月,过程覆盖全院新老教师,通过教学能力与管理、专业建设赋能、项目式教学等培训,以及文化主题通关打卡贯穿整个培训环节的方式,打造集职业性、专业性、互动性、体验性于一体的沉浸式培训,通过分层赋能,增进新教师的团队融合,塑造文化认同,提升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与管理能力,铸造数智时代“双师型”队伍。

01筑基教学新生态,教育教学赋能
教务处牵头组织新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修班,以教学能力提升为核心,精心策划了多个专项培训。从AI智慧课程平台的操作到教师礼仪素养的提升,从教育教学能力的全面强化到教学管理规范的深入解读。通过这一系列培训,教师们不仅掌握了现代教学技术的运用,还学会了如何更有效地管理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副校长张建军在新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修班教务培训会上讲话





▲ 教务能力专项培训,课堂互动热烈
02数智师资培养,AI、专业赋能
校史院情与产业人才培养探索
学院组织了校园导览活动,让新教师深入了解校史校情及数字技术产业人才培养路径。通过践行新职教法,推动专业群建设高质量发展,并详细介绍了职业教育政策及新版专业目录,帮助教师明确专业群及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

▲ 参观校史馆



▲ 副校长兼联合创新产业学院院长郭霏霏、副院长谢云翔、书记林江鸿为新教师们授课
AI工具链自主创新实践
学院专任教师张国永、杜振亮等带队实践“DeepSeek+RAG开源三件套构建本地AI知识库”,华为专家驻场开展“大模型+教育场景”深度实训,提升教师AI技术应用能力,为未来教师数智化教学提供支撑。


▲ 学院专任教师张国永、杜振亮等带队实践



▲ 华为专家郭晓宇、王德祥、潘奇超等现场授课
03深化产教融合,打通数智师资培养企业实景教学
参访信泰集团智能制造产线、厦门华为云中心,“把课堂搬进企业”,在真实场景中对标人才培养目标,反哺教学。




▲ 参访信泰集团智能制造产线




▲ 参访厦门华为云中心
行业专家入课堂
奇安信高教合作中心总监李向辉深度剖析网安领域人才协同培养路径;华为高级讲师们以项目式教学为载体,带领全院教师完成鸿蒙与人工智能技术项目实战教学,并组织答辩与复盘。

▲ 奇安信高教合作中心总监李向辉授课





▲ 华为高级讲师们进行项目式教学







▲ 参训教师们进行项目式答辩,评委们针对大家的表现进行点评和复盘
04熔铸泉大基因,赋能团队共生
s适应性晨跑,体验39年育人传统
自泉大办学以来,39年的早锻炼育人传统已经在泉大人身上刻下印记。培训期间,在清晨6:20的泉大校园里,在副校长兼联合创新产业学院院长郭霏霏带队、四实书院书记黄鸿指导下,学院领导班子及行政团队陪同新教师们在暑期完成了适应性晨跑,也在奔跑中体悟“晋江人爱拼敢赢”的文化基因。

团队素质拓展,协作中熔铸凝聚力
教师们通过主题通关打卡及素质拓展项目,体验团队从磨合到默契的全过程。素质拓展教练全程观察引导,强调“不落下任何一名成员”的团队理念,培养一支具有战斗力的快乐团队。



05个人团队总结,结业向未来
全体新老教师进行个人总结和团队总结。副校长兼联合创新产业学院院长郭霏霏、校图书档案馆副馆长兼人事处副处长郑春梅、科研处处长助理吴丽萍、教务处实践教学中心负责人郭玮衍、教务处教学运行中心负责人林小莉及学院各专业主任出席担任评委,学院全体教师旁听。
参训教师们一一系统回顾培训历程、集中展示学习成效,并对标学院年度重点工作和教师发展“十个一”工程,总结提炼个人职业规划,凝聚共识,评委们进行点评。









▲ 参训教师进行总结,评委们进行点评

在结业仪式上,郭霏霏作总结讲话,他对各位参训教师的专注投入与不懈努力给予高度评价,结合自身企业实战与教育深耕经历,向教师提出三点期望:
永葆“知行合一”育人初心:将华为鲲鹏、鸿蒙、昇腾生态,AI技术等前沿成果转化为教学项目;
深耕“产教融合”教学改革:把企业标准嵌入课程体系,培养产业急需人才;
传承“爱拼敢赢”精神基因:以早锻炼般的毅力持续精进,做有温度、有智慧的“新职教人”。




▲ 颁发结业证书

本次培训,从教学能力到管理水平的提升,从专业建设赋能到通关任务的挑战,教师们完成角色转变,彼此见证了“联创之师”从萌芽到成长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