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职业技术大学2013年开始实行“书院制”住宿社区模式,经过多年实践探索,书院制“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育人模式逐步成形,目前已建立了“一善、双馨、三创、四实、八方、拾德”六大主题书院。学校把“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作为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以推进“思政书院”模式为发力点,不断强化党建引领、育人力量、书院文化和服务保障。2022年书院制育人模式入选教育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自主试点单位,2025年入选队伍建设板块优秀成果。


一、坚持党建引领,构筑学生党建前沿阵地

学校坚持党建引领思政教育,加强书院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结合学校“学院+书院”协同育人模式改革,在各书院成立党总支,将党的领导贯穿书院建设全过程。书院实行“书记”负责制,挂联校领导的党组织关系编入各书院党支部,并建立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联系书院机制,定期走进书院为学生讲党课、讲思政课。书院党总支设立“书院党建”公众号专栏,推动党员师生上墙亮身份、践承诺;成立“学生党务工作室”,设置党员示范岗,组建党员突击队、党员服务队;实施发展党员积分量化考核制,开展党章知识竞赛、“探寻红色足迹”社会实践、学生讲微党团课等专题教育活动。通过党建立项,打造“一书院一特色”,强化各党总支育人功能和实效,全面构筑学生党建前沿阵地。


二、坚持力量下沉,建设“三全育人”实践园地

学校持续推动校领导、机关干部、专业教师、心理教师、学业辅导员等力量下沉学生社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开展育人工作。校领导挂联书院,每月开展“提高日”“校领导接待日”,面对面了解学生学习、生活和思想等情况,为学生答疑解惑、解决问题。二级团委,院务团队全面进驻书院,办公在书院、生活在书院,与学生同住同生活同学习,进一步畅通交流沟通渠道,及时回应学生关切,解决学生急难愁盼问题。实施“导师+导生”“双辅导员”机制,学院设立学业辅导员、书院设立思政辅导员,每个班级配备一名班主任,聘请专家学者、企业高管、能工巧匠、优秀校友担任书院导师,通过讲座、沙龙、项目指导、社会实践等方式,助力学生开阔视野、启迪智慧。


三、坚持以生为本,搭建师生互动成长桥梁

各书院成立书院学生党(团)组织、学生会、自律会、志愿服务大队等学生组织,让学生自觉参与社区治理建设。遴选优秀高年级学生党员、学生干部担任书院“朋辈导生”,围绕大学适应、人际交往、专业学习、素质提升、兴趣特长等方面,开展交流、分享,形成帮扶机制,促进共同成长。建立健全学生参与“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工作体系,实施“情满校园主人周”,每个班级轮流做一周学校主人,参与校园治理,服务师生;打造书院物业小管家模式,在门禁与安全管理、空间运用与管理、设备维护与管理等方面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全面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四、坚持文化浸润,深化书院主题育人阵地

各书院以书院主题打造独具特色的书院主题文化。一善书院以“善”为书院主题文化,打造“小黄人”志愿服务队,投身体育赛事、文明创城、疫情防控等各类志愿服务,通过善心、善言、善行,培育学生心存善良的美德;双馨书院以“馨”为书院主题文化,开展传诵经典、花灯、灯谜、茶道等文化传承活动,引导学生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认识美、创造美、践行美、传播美,坚定文化自信;三创书院以“创”为书院主题文化,以“文创”服务乡村振兴、生态文明、红色传承,融入城市发展和产业转型,培育学生的勇于创新、敢于创业的拼搏精神;四实书院以“匠”为书院主题文化,将劳动教育和工匠精神融入育人体系,打造“做人真实、做事踏实、基础扎实、体魄壮实”的四实品质;八方书院以“容”为书院主题文化,培养学生包容并蓄的素养;拾德书院以“德”为主题,培养学生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品质。


五、坚持数字赋能,打造智慧服务创新基地

学校主动适应信息化发展趋势,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尊重学生成长规律和发展需求,打造智慧学工服务平台,使其成为功能完备的“一站式”线上服务平台。通过构建学生综合管理系统,将网络端、移动端、实体端三大场景深度融合。该系统涵盖健康管理、智慧工具、住宿服务、社团管理、第二课堂、诉求与建议等模块,支持迎新离校、请假申请、活动室预约、活动发起、干部管理、早签晚点等多项校园应用服务。依托信息技术,将物理空间中分散的部门职能与模糊化的业务流程无缝衔接和数字化呈现,使各项业务办理流程透明公开,显著提升流转效率,实现管理的快速响应与反馈。同时,学校实现Wifi6无线校园网络全覆盖,为线上教学、数字化校园、移动支付、线上应用等网络场景提供了便捷、可靠的网络环境。通过引进数字思政教育屏进书院,不仅服务了师生自主打印需求,还延伸和拓展了思政宣传教育阵地和就业信息宣传阵地。学校还利用大数据分析学生行为规律、服务需求,为精准管理、精准思政和个性化服务提供数据支撑。


六、坚持底线思维,争创平安校园样板高地

学校将学生社区网格化日常管理模式转变为应急管理机制,切实承担起维护校园安全稳定的政治责任,争创平安校园样板高地。六大书院每年常态化开展消防应急疏散演练、反诈防骗、交通安全、实验室安全等宣传教育,提高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完善建立四级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在各书院设立心理工作站,通过普查、宣传普及、心理预防与干预等“多维度”心理育人,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打造“一书院一医院一社工”,依托校地共建开展志愿服务、人文关怀、急救培训、中医养生等项目,整合外部资源构建助人自助机制,创造更多条件助力学生身心健康、营造校园安全稳定,学校先后获“平安校园”称号、入选“全国急救教育试点学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