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福建省高职院校教学改革与创新研讨会在晋江成功举办,省内外300多位职业教育一线教师、管理者、企业界产教融合伙伴等参加了会议,期间还举行了福建省高等职业教育数字教材建设与应用协作组成立启动仪式。

研讨会由福建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分会主办,泉州职业技术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承办,晋江市域产教联合体协办。这是福建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分会成立之后推出的首场学术研讨会。会议聚焦人工智能赋能职业教育教学变革围绕高等职业院校办学能力评价工作,共话改单路径、共探创新万可为福建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凝聚智慧、赋能前行。

参加研讨会的领导和嘉宾有:福建省教育评估研究中心主任范菁,江苏省教育评估院院长周明,福建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分会名誉理事长孙芳仲:福建省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秘书长黄跃鹏,福建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分会理事长、黎明职业大学校长王锋泉州职业技术大学校长吴滨如,高等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副总编辑、高等龙,高等教育出版社智慧职教发展中心主任、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运维负责人周先海,台湾亚太创意休闲产业智库理事长、泉州华光职业学院副校长郑敏庆等

研讨会由福建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分会常务副理事长、黎明职业大学党委副书记余大杭主持。

福建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分会理事长、黎明职业大学校长王锋致辞,他代表福建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分会对与会的各位领导和嘉宾表示欢迎。王会长回顾了福建高等职业教育从筚路蓝缕艰苦起步,到如今初步构建了中职-高职-职业本科职教体系的历程并指出校校之间有组织的“五金”建设协作度不品,有组织的与链王级企业、龙头企业产教融合深度不够等不足。这些痛点正是职教分会的着力点,分会要逐步打造成为服务于教育部门、职业院校、行业企业的立交桥、快速路、大平台。分会与全国教材领域龙头企业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协作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他表示《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和教育强国三年行动计划为职业教育锚定了发展方向,希望大家与专家领导一起探讨交流,凝聚更多共识,找到更优方法,在工作中以实干践行使命,为福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为教育强国建设添砖加瓦

泉州职业技术大学校长吴滨如在致辞时表示,感谢福建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分会将成立之后的首场学术研讨会交给泉州职业技术大学承办,也感谢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会议聚焦新一轮高职办学能力评价、高职内涵建设的课程教材建设,邀请了多位领导、专家就相关工作的顶层设计给予冒贵指导,多位院校领导分享典型经验做法,高等教育出版社也将把各类建设资源支持优先向福建高职院校倾斜,依托高职分会平台,高职院校形成合力,共建共享课程教材资源,共同加大加快福建高职院校专业内涵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泉州职业技术大学坚定产业伙伴型大学的办学定位,在牵头国家级晋江市城产教联合体建设中扎实推进产教城融合发展,非常期待与兄弟院校携手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探索中共同发力。并祝愿与会代表在本次研讨会期间充分交流,收获满满。

高等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副总编辑、高等教育出版社数字教材出版中心主任张龙致辞,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对主办单位、承办单位表示感谢。他说,本次会议的举办,是福建省职教战线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的重要举措。本次会议主题是“教育数字化”,高等教育出版社围绕职业教育“五金”建设,积极参与教育数字化建设,致力于构建集成化、智能化、国际化的数字教育新生态长期以来,高教社与福建省职教战线同仁携手共进,展望未来,高教社愿与大家进一步深化合作,共同推进教学改革与资源建设,探索育人新路径、提升人才培育质量,以实实在在的成果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在福建省高等职业教育数字教材建设与应用协作组的成立启动仪式上,由福建省教育评估研究中心主任范菁福建省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黄跃鹏黎明职业大学校长王锋、泉州职业技术大学校长吴滨如、高等教育出版社数字教材出版中心主任张龙、福建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分会名誉理事长孙芳仲、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柏定国、福州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刘春兰、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吴锦城、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质量管理中心副主任郑婉平共同按下协作组启动按钮。

余大杭介绍,协作组是为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加强省内职业院校数字教材建设与应用研究,由福建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分会高等教育出版社共建共享,由黎明职业大学、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福州职业技术学院、漳州职业技术学院、泉州职业技术大学等6所院校牵头组建。启动仪式之后,将制定数字教材的建设规划并广泛征集各高职院校参与编写,聘请专家组建编委会,加强培训,理清建设理念,制定好编写提纲,有组织成体系地推进高职教材建设,力争立项(入围)更多的国规教材和优质教材。

江苏省教育评估院院长周明作《以评定向以评促建以评督改提质增效--新一轮高职办学能力评价的特点重点分析》的报告。从横、纵向双重视域梳理了新一轮高职办学能力评价的变革,结合试点实施案例提炼了宝贵启示,既深入阐释了新一轮高职办学能力评价的理念与特点,又清晰指明了后续工作的重点方间与创建路径,为各院校精准把握评价要求、扎实推进内涵建设提供了重要指导。

福建省教育评估研究中心主任范菁作《数智赋能推进福建高等职业学校办学能力评价》的报告,梳理了福建省高职质量数据监测与评估的发展脉络,并立足实践提出了“福建方案”。

高等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副总编辑高等教育出版社数字教材出版中心主任张龙作《深化数智融合推进职业教育数字教材建设》的报告,结合高教社工作实践,从数字教材发展形势、建设与应用、人工智能赋能三大维度,清晰阐述了数字教材对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推动作用。

高等教育出版社智慧职教发展中心主任周先海作《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2.0进展及政策要求》的报告梳理了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在资源汇聚、推广、应用与生态构建方面的显著成效。

高等教育出版社教师发展中心职业教育发展部主任何莘作《数智赋能职业院校教师发展新路径》的报告,阐述了“强教必先强师”的核心思想,指出教师是教学改革与创新的主体,强调提升教师格局境界、知识方法和数字化能力是当前职教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广大教师应该主动拥抱人工智能时代,为未来教育变革做好充分准备

高等教育出版社教师发展中心首席策划李想作《人工智能赋能职业教育:算力、模型与智能体的协同创新》的报告。李老师从算力支撑、模型驱动与智能化赋能三个维度,全面展示了人工智能赋能职业教育的创新框架与典型场景,为理解教育大模型的落地应用提供了扎实、前瞻的实践视角。温州职业技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章瓯雁作《课程、教材、教学数字化、一体化的实践与思考》的报告。章院长系统阐述了课程、教材与教学在数智融合背景下一体化建设的实践路径:突出展示了“智慧金课”六大性设计产发义卒X/ン小十学X-创新等一系列扎实成果,为职业院校推进教学数字化转型提供了系统、可复制的“温职范式”

泉州职业技术大学副校长张建军作《产教城融合赋能职业本科教育改革》的报告。张校长基于泉州职业技术大学“产教城融合”的鲜活实践,生动阐释了职业本科教育通过机制创新、课程重构与真实项目驱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晋江模式,为职业院校深化校企合作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范例。

泉州华光职业学院副校长、台湾亚太创意休术产业智库理事长郑敏庆作《从“知道”到“做到”寻找职业教育AI化的新范式》的报告。郑校长以“从「知道」到「做到」”为主线,生动剖析了AI时代职业教育的挑战与机遇,系统提出了“再技能”培养人机协同教学、AI智能体应用等新范式,为职业教育如何从理论认知走向实践落地提供了富有启发的国际视野与跨行业解决方案。

2025年是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的关键之年,是“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谋划的承启之年。研讨会聚焦“新双高”背景下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创新,以人工智能驱动教学变革,深化“五金”新基建,探索职教海外合作新范式,旨在构建多方联动、内外协同的职业教育发展新格局,将大力推动全省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会场设置高等教育出版社教材展示交流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