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由世界中餐业联合会、泉州文旅集团联合主办的第三届丝路美食发展大会在泉州荣誉国际酒店举行。以食为媒,吸引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近500名嘉宾共绘海丝饮食文明新图景。
本次盛会以“丝路味韵·创飨未来-传承海丝文明,对话世界餐桌”为主题,旨在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服务促进消费的决策部署,搭建集文化交流、产业合作、品牌推广于一体的综合平台,推动“美食+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助力消费升级与经济增长。

会上,由世界中餐业联合会、泉州市申创世界美食之都办公室合作共建的“海丝美食研发创新中心”揭牌,该中心落户泉州职业技术大学。“海丝美食研发创新中心”紧扣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内涵与当代“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需求,系统梳理文化资源,抢救性保护濒危的传统美食技艺结合当代消费趋势,对海丝美食进行创新性研发,解决区域美食“走出去”的技术瓶颈,提升产业竞争力,促进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在烹饪技艺、食材贸易、文化研究等方面的交流,推动资源共享与合作共赢,强化“海丝”的文化与经济联结。

吴滨如校长应邀参加艺术餐桌与可持续发展教育会议,围绕《打造丝路主题IP--以餐桌为载体的产教融合市场化路径》进行圆桌对话。
吴滨如表示,以餐桌为载体,延伸出一条覆盖“从农田到宴席”的完整产业链,也是美食、艺术、文化、数字技术跨界融合的舞台。这张餐桌,是文化价值向产业价值转化的枢纽。

就如何打造丝路主题IP,她有三点考虑。一是文化挖掘。将饮食文化融入不同专业的课堂教学和项目实践中,让师生更了解地域的饮食文化特色。学校开发的通识课程《穿越海丝刺桐城》先后获得福建省社会实践一流本科课程、教育部首批“来华留学生中国国情教育优秀课程”。二是品牌塑造。通过创意设计、百传推厂等于段,打造具有独特辨识度和吸引力的丝路美食品牌。学校的数字媒体艺术、全媒体新闻采编与制作、电子商务等专业深度参与企业及产品的拍摄、宣发、推广、电商以及跨境电商业务。三是产教融合。将丝路美食IP与旅游、文化创意、数字技术等产业相结合,形成多元化的产业发展格局。计算机专业为晋江文旅开发“e游安海”旅游平台,成为泉州区域第个上架华为鸿蒙商城的纯血鸿蒙APP,酒店管理、建筑室内设计、工艺美术等发挥专业所长,创作出具有IP特性的产品,进一步拓展IP的影响力和商业价值。此外,吴滨如就市场化路径方面提出建设思路,通过建立产学研合作平台、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和培训、注重成果转化成效和推动丝路美食主题IP国际化等方式,促进美食产业、美食文化、职业教育充分交流,让泉州成为真正的世界美食之都。

本次大会同期举办了泉州特色美食品牌建设与推广会议、泉州餐饮产业链考察活动以及2025泉州·海丝食尚国际美食嘉年华等系列活动,通过主题对话、技艺展示、产业对接,着力打造立体化交流平台,以艺术重构餐桌,以餐桌连接丝路,让文化之美转化为产业价值。


同时,大会还发布了《丝路美食发展倡议》。倡议号召并希望在深化文化传承与保护、推动创新融合发展、保障食材可持续供应、促进人才培养与交流、加强品牌建设与推广、拓展国际合作与交流等方面汇聚各界力量共绘丝路美食的繁荣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