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菲律宾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开发合作项目“可再生能源和电动汽车领域”成果表彰暨合作签约仪式,在泉州职业技术大学隆重举行。活动由菲律宾职业技术教育与技能发展署(TESDA)、中菲丝路学院基金会共同主办,泉州职业技术大学承办。

出席活动的有TESDA资格与标准办公室执行署长埃尔·西德·卡斯蒂略,TESDA董事会成员、菲律宾职业技术教育联合会主席小奥诺弗雷·G·伊诺森西奥,中菲丝路学院基金会首席顾问、菲律宾高等教育委员会前主任阿米莉亚·比格莱特博士等政府官员,中菲丝路学院基金会主席、泉州职业技术大学菲律宾海丝学院菲方院长张红阳、菲律宾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开发合作项目秘书处秘书长段建,可再生能源和电动汽车领域7所院校代表等共计70余人。泉州职业技术大学校长吴滨如、副校长张建军、工学院书记兼副院长陈其生、联合创新产业学院书记林江鸿等领导参加活动。活动由我校对外合作交流处副处长王寰主持。

首先,张建军代表学校向莅校的国内外贵宾、同行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过去的5个月时间,领域内的院校共同推进完成了6个标准的开发建设,经过TESDA的指导、初审、修改、复审等环节,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展示了中菲两国在产业和教育领域合作的广阔前景。他强调,学校将进一步夯实合作基础,聚合办学优势、携手产业资源,推动双方在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全面合作,共同为国际职业标准制定、在地高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做出新的贡献。

埃尔·西德·卡斯蒂略致辞,他表示,中菲职业教育合作将聚焦中国先进经验,借鉴中国校企合作、双元制培训体系及数字化技能培训等模式,推动菲律宾职业教育体系升级,助力现代化技能发展体系的构建。通过加强合作促进职业资格全球互认,提升菲律宾劳动者跨境就业竞争力。他指出,TESDA计划通过师资交流与国际合作重塑职业教育社会形象,扩大招生规模,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菲律宾人才,推动国家经济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此次活动标志着中菲职业教育合作迈入新阶段,为菲律宾劳动者参与全球竞争提供战略支撑。

张红阳致辞,她表示,在可再生能源和电动汽车领域的一期项目中,泉州职业技术大学、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晋江华侨职业中专学校等参建院校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在不同标准开发任务中发挥关键作用,完成多项重要职业技能标准的开发工作。此次活动大家共同见证一期的项目成果,这些是中菲职业教育合作的重要结晶,为菲律宾相关行业技能人才培养提供有力依据。接下来的二期项目挑战与机遇并存,中菲丝路学院基金会将加强与菲律宾TESDA的沟通协作,精准把握菲律宾职业教育需求,并深化与中方院校的合作,充分整合资源,推动标准开发工作向更高水平迈进。

在成果汇报环节,TESDA资格与标准办公室能力标准开发处首席技术教育与技能发展专家贝尔纳黛特·奥迪赫,作了菲律宾能力标准开发说明!从职业能力标准的定义、详细内容开发流程、能力单元及相关术语等方面展开详细作介绍。

段建分别从项目概览、实施过程、实施特色及后续规划等四方面,全面作了菲律宾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开发公作项目阶段性工作汇报,指出项目以中国标准为蓝本,结合菲律宾产业需求创新本土化设计,通过产教融合、多轮联公审核确保实用性。

在经验分享环节中,泉州职业技术大学工学院书记兼副院长陈其生、阳信县职业中专副校长袁广西都分别从项目背景与技术要求、标准开发做法中菲职教合作实践收获、项目思考与展望等方面,详细作了分享。

我校作为“可再生能源和电动汽车”领域中方职业院校总召集人,在过去的5个月时间,与本领域8所院校共同推进6个标准的开发工作,圆满完成任务。在成果交付仪式上,吴滨如将《菲律宾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开发合作项目“可再生能源和电动汽车”领域期成果》交付给埃尔·西德·卡斯蒂略,张红阳、段建同台见证。

表彰环节

在院校表彰环节,埃尔·西德·卡斯蒂略、小奥诺弗雷·G·伊诺森西奥共同向参建“智能硬件装调员标准”新能源汽车维修工标准”汽车工程技术人员L标准”“汽车运用工程技术人员标准”“汽车生产线操作工标准”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工工标准”6项标准的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泉州职业技术大学、上海南湖职业技术学院、福建省晋江华侨职业中专学校、漳州职业技术学院、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阳信县职业中专等学校颁发表彰证书。

签约仪式

埃尔·西德·卡斯蒂略、张红阳分别与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上海南湖职业技术学院就二期项目进行签约

最后,吴滨如与埃尔·西德·卡斯蒂略互赠纪念品。

正式会议前,埃尔·西德·卡斯蒂略一行现场考察我校校园建设、新能源汽车产业学院、福建省乡村振兴直播产业基地、艺术设计展厅、数智人才培养基地等,详细了解我校职业本科人才培养、产教融合、职教出海方面的创新做法和成效。考察团一行对以学校为代表的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现状惊叹不已,希望加快推进在菲落地产业学院、师资培训基地、技能竞赛基地等,助力菲律宾在地技能人才培养和产业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