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寒假期间,泉州职业技术大学组织开展“追寻领袖足迹,体悟优秀传统文化”社会实践活动,全校共报备团队161支,参与实践人数达3765人。泉大学子用脚步丈量祖国热土,以行动诠释青年担当,他们走进基层、探访历史、传承文化、感悟经典,在寒假实践中厚植家国情怀,锤炼品德能力,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蓬勃力量。
追寻领袖足迹 感悟领袖为民情怀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六年七下晋江深入调研,总结提炼了以“六个始终坚持”和“正确处理好五大关系”为主要内涵的“晋江经验”。
校团委“追寻领袖足迹,体悟‘活、优、富、美’”实践调研团,深入挖掘晋江市内坑镇的红色故事和当地在“晋江经验”引领下的发展变化,创作说唱歌曲《烽火内坑》,把当地的红色故事、产业和人文写进歌里,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八方书院“法治护企”晋江经验实践团,走访调研晋江知名企业,采访企业代表,进一步探索“法治护企”的生动实践。
传承非遗文化 体悟民俗文化魅力
闽南古早味、春联、剪纸、砖雕、梨园戏、舞香龙等民俗元素,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民俗画卷。
商学院“探非遗之迹,寻闽南今夕”实践队开展“党建+社会实践”活动,成员们从文创产品设计、线上线下融合营销等角度切入商业思维,为非遗“走出去”提出构想。三创书院“厝梦重构:数字技术下的闽南古厝修复”实践团为晋江市龙湖镇福林村一座破损严重的闽南古厝进行数字化修复,并搭建出实体模型,创意设计文创产品,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八方书院“乘世遗之风,重走海丝路”专项社会实践队和双馨书院“泉韵遗风,文化魅力探索”实践团为泉州世界遗产点制作创意纪录片、文创产品、旅游攻略、旅行纪念册等,助力泉州世遗发展。




探究春节内涵 讲好春节文化故事
实践队深入各地探寻春节文化的丰富内涵,以青春视角展现春节的历史渊源、传统习俗和民俗特色,呈现多元文化包容共存、美美与共的动人图景。
一善书院“承春节食俗,扬非遗风华”实践队探究春节南北方的美食差异,深入体验春节文化。三创书院“海韵渔歌迎新岁,乡情年味醉文明”渔乡年味实践队记录和展现浯屿岛春节期间的传统习俗、渔家文化和海洋信仰。拾德书院“龙舞传古韵,香续非遗情”实践队生动展现“舞香龙”的艺术魅力与背后的文化故事,探索非遗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路径。


体验海洋文化 探寻海洋文化底蕴
实践队深入各地,体验海洋文化有关的民俗生活、历史、信仰等,以青年的视角、青春的足迹探究海洋文化的独特价值。
四实书院“探海韵真章,行文化远途”海洋文化调研实践团,探寻渔家服饰、渔村建筑等民俗,探究妈祖信仰等沿海居民的信仰体系。双馨书院“海丝启航梦飞扬,海外航迹‘馨’韵传”实践团通过所学海洋文化制作课件以及短视频,为广大青年学子讲授一堂不一样的思政课!



多元文创服务 诠释“福文化”之美
实践队结合地域文化资源,体验“福文化”的独特魅力。
三创书院“福文化”实践队精心书写一百张福字并耐心指导居民剪出形态各异的精美窗花,将满满的祝福送进小区家家户户。艺术传媒学院“福泽桃源,春韵下洋”实践团队,奔赴永春县下洋镇牛姆林,为其量身打造新年福利推广活动,精心制作7个宣传视频,完成了长达6小时的直播,为地方带来3千元创收。

探究乡村治理 讲好乡村振兴故事
实践队深入乡村一线,实施教育关爱、基层社会治理、乡村文旅等领域的重点项目,帮助发展乡村产业,讲好乡村振兴故事。
校团委和联合创新产业学院组建的“打造数字化文旅融合新样板,赋能‘微度假’新方向”实践团,设计开发相关小程序,助力三明大田县建设镇推动乡村“文旅+研学”建设。一善书院“文旅绘乡景,振兴谱新篇”实践队拍摄乡村振兴短片《大美安海》宣传安海镇特色和产业,助力拓展文旅市场。


这个寒假,泉大学予以实践为笔,在家乡建设上留下青春足迹,用调研报告回应时代课题,用文化传承守护民族根脉,用红色足迹赓续精神血脉,用家风实践厚植品德根基。愿更多泉大青年在社会实践中磨砺本领、增长才干,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