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生参与生物柴油提炼

中科院老师指导学生做科研

黄色的“地沟油”变成了生物柴油
近日,在泉州理工学院汽车清洁能源福建省高校应用技术工程中心,一群穿着“白大褂”的师生们正在忙碌着。“提取地沟油,脱胶、预脂化、转脂化、减压蒸馏……”在来自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郭鹏
、林冠楠以及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博士王景芸与我校15级油气储运专业的学生正在利用地沟油提炼生物柴油。
经过三天的努力,师生们成功将废弃的黄色油腊提炼出无色无味的生物柴油。
变废为宝,师生成功提炼出生物柴油
在汽车清洁能源福建省高校应用技术工程中心,郭老师与林老师、王景芸老师带着一群穿着“白大褂“的油储专业的学生,正在化学仪器前忙碌着,郭老师一边讲解步骤,一边指导学生操作。“提取地沟油,脱胶、预脂化、转脂化、减压蒸馏……”经过一系列的工艺,黄色的废弃油腊变成了无色无味的生物柴油。
郭鹏告诉说,地沟油如果流入餐桌,对人体的健康是有很大的危害的,而如今,石化能源正逐渐枯竭,使用石化能源对土囊、水源、空气等有着很大的污染,因此,生物能源的开发与使用可以大大地缓解能源产生的污染对环境的破坏,生物能源的开发已经是一种趋势。这次在泉州理工学院就地取材,变废为宝,成功地提炼出生物柴油,对理工师生来说,是一次很大的突破。
学生参与,提高创新创业能力
听说要参与从地沟油提炼
生物柴油,15油储班的同学们兴奋极了,他们亲自到学校食堂的各摊点收集废油,大家都想参与其中,亲手变废为宝。
来自15级油储专业的刘延秋同学参与了生物柴油提炼整个过程。刘同学告诉说,在收集废弃油的时候,那种难闻的味道,让人很难受,那些东西要是再次吃到肚子里,一定让人很不舒服。“但是,通过这次实验,我亲手将这些废油变成了可以在利用的新能源,我感到特别有成就感。”刘同学很开心。
“看着黄黄的油脂变成透明的生物柴油,简直太神奇了。”13卓越技师班的吴灿铭激动地说。“以前一直以为,地沟油就没有任何用处了,这次参与这次科研,一方面让我明白了生物能源的重要性,还明白了创新的力量是多么强大。”
“很棒。”看到实验的成功,郭鹏老师对着学生们竖起了大拇指。她
说,这次学生能参与到这项科研中来,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还能培养学生对生物机的认识,也可以让学生对我国新能源的发展有一定的了解。
应用中心的成立,油储专业的设置
2014
年泉州理工学院成立油气储运专业,第一年招生便招收了2个班,是继汽车检测、汽车维修、汽车营销等专业后市场服务的发展,也是泉州理工学院建设生态校园的重要一环。2014年12月,泉州理工学院汽车清洁能源福建省高校应用技术工程中心正式成立,2015年6月绿色油品生产技术与应用科技创新平台在我校挂牌成立,我校也正式成立汽车洁净能源技术研究所。
学校校长、汽车清洁能源福建省高校应用技术工程中心主任臧树良告诉说,学校立志建设生态校园,利用食堂地沟油提炼生物柴油,是学校把废气、废水、废物等变废为宝综合利用的体现,也是学校为了适应福建省石油化工业发展的需求,为福建省提供石化专业人才,培养创新创业创意的一次重要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