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 习 文 选
第(2012)2期 总第2期 刊号:校内(部)002
泉州理工学院新闻中心
2012
年
5
月
21
日
一、大学文化应追求怎样的价值观
二、大学的魅力从那门缝中透出
以育人为本,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的自主的和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发展,并以此为准则推进大学内部方方面面的改革,应当成为大学在其核心价值观指引下的不懈追求。
教育经费年度支出占GDP比重达到4%的目标实现后,在各界倍感欢欣鼓舞的同时,社会舆论也发出了一些类似“教育机构是否会乱花钱”的担忧。但我们认为:随着我国公共财政审计制度的系统化进步和全社会监督体系的逐步成熟,以及教育管理系统自身修养的不断进步,从“没钱花”到“乱花钱”并不是一条必然的滑行轨迹。我们更关心的是:处在工业化向后工业化转型时期的当代中国社会,如何坚持和发展大学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当今大学的功能是多元的,其相应的价值取向也是多元的,大学的核心价值观是大学所追求的核心的价值取向、价值目标和准则。
其一、“育人”是大学文化的价值观的核心所在。自有大学以来,它始终处于社会文化发展的中心,且是跨文化交流的窗口和桥梁。在中国文化走向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大学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担当起以文“化”人、育人兴“文”的大任。
大学文化不能离开育人,这是大学的根本。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国的大学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任务,大学的一切工作都应该以人才培养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近年来,关于大学文化的论述大多集中在关注大学的学术独立,如反对“行政化”、提倡“教授治校”等,这些无疑都是重要的。但我们认为,更重要的是必须进一步确立“一切为了学生成长”的核心价值观。因为,大学从其诞生之日起就是一个以“育人为本”的机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对人才素质要求的不断变化,大学的组织形式、发展方式、办学模式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大学的功能也因时代要求的不同而不断拓展,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社会服务、国际交流、传承与创新文化等等,都是重要的工作。但是追根寻底,这些功能都是其核心功能“培养人”的延伸。所以说,大学文化的价值观就是“育人为本”的价值观,唯有坚持其亘古不变的教育本质,这就是大学文化的价值观的人本特性。
其二、“人的全面发展”是大学文化价值观的核心追求。目前,世界正处于从工业化社会向后工业化社会的转型期,我国也正在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人的全面发展”应成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价值取向,成为大学培养人的核心价值目标。
人的全面发展包括德智体美的发展,即全面发展的人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思想、道德、政治、心理品质;要知识丰富、能力过硬,有主动学习、主动发展的能力和需要;要体魄强健,心智成熟;要有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同时,人的全面发展必须是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的发展。因为人是社会人,人的发展只有与社会需求相结合,才是真正全面和有意义的,才能在不断贡献社会中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和个体价值。必须指出的是,这种发展在本质上应该是自主的发展,而不是被动的。
所以,大学文化的价值观不仅追求人的发展的全面性,还追求其对于社会需求的适应性,追求发展的自主性。
其三、素质教育是大学文化价值观的核心体现。大学文化的价值观不能停留在口头或文字上,而要体现在实践中,这就是素质教育。
从“人本性”出发,大学要把素质教育放在核心地位。现在的问题恰恰是,素质教育在口头提得很高,在实践上至多放在补充地位,这显然是对于大学核心价值观的偏离。
从“全面性”出发,素质教育必须是超越“知识传授”的德智体美以及心理的全面教育。素质教育不是知识传授的补充或扩充,而是升华和发展,是一种新的教育观,也是教育文化发展的新境界。去年,南开大学制定了《素质教育实施纲要》,将实施“公能”素质教育作为办学的基本方略。其核心理念是“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勇于创新”。它强调以“公能”为主线,促进知行合一,德、智、体、美的相互融合、协调发展。它具有多层次性和系统性,包括在人本层面,要求全面发展,人格丰富健全;在专业层面,要求优良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知识深厚,具有突出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在发展层面,要求公能兼备,具有爱国爱群之公德、服务社会之能力。
从“适应性”出发,素质教育又要超越通识教育,将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需求(包括社会变化所产生的对于人的素质的需求)有机地结合起来。素质教育要包含和超越专业教育,一是表现为要超越专业技能培养而着眼于专业素质(包括专业道德、责任感、审美、知识、能力、作风等)养成,二是要适应经济结构转型调整对于专业适应性的新要求注意培养举一反三和更新发展的能力,三是要适应时代要求发展创新素质(包括意识、能力、心理等多个方面)。
从“自主性”出发,素质教育必须突出学生自主发展。在人才培养方面,某种程度上我国大学教育有着工业化思维定式,把培养人与工业上的“加工”看成一件事,用造器的办法育才,将学生看作被动的受教育者,对他们进行灌输;在大学自身发展方面,也特别强调“学科建设模式”以及人才评估体系的“标准化”,这些都是培养人的误区。大学文化要超越“工具文化”,大学不是要把学生加工成专业的工具,而是培养成全面发展、学有专长的人。自主发展不等于简单地凭兴趣发展,兴趣主要是在后天的环境和教育中发生和发展的,它既是学习的动力,也往往是学习的结果。教育的真谛不是使学生“学会”,而是使他们“会学”和“肯学”。素质教育不是外在地“驱使”学生全面发展,而是有效启发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自觉”,并帮助他们实现这种内在的发展需要。
总之,优秀的大学文化是引导大学发展的无形的、巨大的精神力量,大学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驱动这种力量向确定方向作用的发动机。以育人为本,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的自主的和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发展,并以此为准则推进大学内部方方面面的改革,应当成为大学在其核心价值观指引下的不懈追求。
(资料来源:解放日报 2012
年5月15日)
据《中国教育报》报道,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第三批17门课程近日上线。自去年视频公开课发布以来,已上线的两批共43门课,从网友点击、学习和评价情况看,课程普遍受欢迎且评价较高。受调查网友的整体评价,“肯定支持”占71.6%,爱课程网网友“肯定支持”占83%。这意味着,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建设取得了良好开端。
读大学时,不少人都要么为工作烦忧终日,要么感觉课堂里学的东西实用性不强,老师讲的一套套理论,虽深入精到、博大精深,但似乎并不能给自己添加多少找工作的底气,于是对大学课堂的热情有时并不强烈。
而工作后,反怀念起大学课堂来。原因有二,一是工作后才越发感觉到,理论和实践本就是一体的,而且如孙中山所讲,知易行难。现实中,每个人都有一套做法,实践中的选择多种多样,模式方法五花八门,但究竟如何选择、如何判断,才更为科学合理,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需要我们对自身所处的文化、对古往今来的相关论述有一定的了解,才更有助于认识现在的人、事、物。二是工作后才发现学习的资源忽然少了很多。是的,读书可以丰富我们的学养。然而读的过程中却发现,看书和听课还是略有不同的。我们所看之书,大多为知识的梳理,不易直观体现每位教师的语言风格、表达技巧、课堂氛围。教师的一些生活化、个人化的零碎感悟,最易感染学生,但在书中往往难以体现。而且,课堂是师生精神、思想的互动,有时候,学生学习、提问的表现如何,比教师的课堂表现更值得关注。而这些,在文字之中是很难看到的。
为大学课堂的魅力吸引,我在网络上四处搜索大学里的资源,特别是一些公开的课堂视频、讲座音像等。还好,网络给了我们便利,新的出版形态也提供了部分资源。有些出版社的讲稿类书籍,就附上了教师讲课的录音;有些大学,公布了众多名家讲座的录音;在一些网站,也能零星地找到些讲座的视频。而最让我惊喜的,就是国内大学的视频公开课。
这些视频公开课,以公益的形式,开放给每一个人观看。走出校园的人能回补学校学习的不足,在校园的可以领略其他名校教师的风采。每天听两三堂课,那感觉,就跟自己身处各大名校校园,亲耳聆听一般。
视频公开课只是打开了大学教育魅力的小门缝,从中放射出的光芒已经让我们激动。而在此之外,还有很多形式可以开放大学教育的资源,向社会呈现大学教育的魅力。而推动这项公益事业的主体,不仅是政府部门,还可以是每所高校,可以是媒体机构、公益组织。应当相信中国青年的学习能力、求知渴望,有了好的资源,他们会学到更多的东西。这样的一种开放,也最能体现大学办教育的主旨,大学的目的在于推动一个国家、民族的高端人文素养提升。学校里的学子们要教育好,社会上每一个有志于学习的人,都应成为大学教育关注的对象。以开放的心态办教育。
(资料来源:《中国青年报》2012年5月16日)
在一次职校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开发的课题研讨会上,某高职院校大三学生金彬圣用“灯塔理论”赢得在场人的掌声。他把职校学生比作大海中航行的小船,“我们需要一个‘灯塔’指引方向,在大海中就不会迷航。但是,一年级有职业指导课,到了二三年级,没课了,‘灯塔’没了,于是很多同学只好带着迷惘到企业顶岗实习。”(《中国青年报》4月23日报道)
金彬圣反映的情况,无疑具有很强的典型性。现实生活中,因为缺乏职业指导而在求职中走错路、在应聘中入错门,在工作过程中盲目跳槽、频繁换岗、“这山望着那山高”,在职业成长过程中跌跟斗等现象屡见不鲜。它从现实需求的层面呼吁学校应当加强对学生的职业指导,帮助学生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设计好自己的人生。
然而,现实的情况是,很大一部分同学对学校的职业指导工作并不满意。比较普遍的抱怨是:内容不实用、时间不能保证、形式过于呆板。其中,时有时无、“灯塔”忽明忽暗是抱怨的焦点,让学生们有吃不饱、不过瘾、不够用的感觉。
当然,很多学校对学生的职业指导工作也存在认知上的误差,错误地认为重视职业指导工作就是开设《职业指导》课,或者推荐学生阅读职业指导、职场谋略一类的书刊。基于这一认识,绝大部分学校在新生入学第一年(或第一学期)都开设了职业指导课,比较全面地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职业指导。因为此课程比高中课程新鲜,确实可以起到引领学生树雄心、立壮志、定目标的作用。但是,由于师资的专业性无法保障、教学的时间不够充裕、教学内容过于超前(如对一年级学生讲应聘技巧、创业规划、如何创办公司等),结果导致很多学生课上了、试考了、关过了,但却并不能如愿获益,甚至那些在考试中获得“优秀”的学生,也未必真有较大的收获。
如何扭转这一局面,让学生真正地能够受到较好的、有效的职业指导?关键在于学校要为职业指导点好“长明灯”,而不是简单地设一座忽明忽暗的“灯塔”。
首先是要增强职业指导的计划性。主要解决职业指导的时间分段问题。事实证明,以开课代替职业指导,是一种简单的应付行为,定然难有成效。学校应当依据教育认知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以及职场需求实际,科学规划职业指导的分段实施,以保证学生从跨入校门到毕业走上社会,从在校学习到顶岗实习、求职应聘,都能接受到相应的职业指导。
其次是要保证职业指导的系统性。着重解决职业指导内容的完整性问题。当前,人们对职业指导有一个比较普遍的误解,认为职业指导就是应聘辅导,就是教学生如何制作简历、如何在面试中“搞定”考官、如何在群雄逐鹿中出奇制胜。这种基于简单目标达成的“速成式”秘诀传授,远非职业指导的真谛,它或许能让学生短期受益,但对学生的终身职业发展却并无太大功效。所以,高职学校必须高度重视职业指导的完整性,以让学生在职业意识的强化、职业理想的树立、职业道德的培养、职业素养的习练、职业信息的捕捉、职业行为的规范等方面都能受到系统的教育。
再次是要保证职业指导的针对性。主要解决由什么人来指导和如何指导的问题。由于多种主客观原因,眼下绝大多数学校都没有专职的、科班出身的职业指导教师,这是学校进行有效职业指导的瓶颈。不难想象,教师都是中途转行或赶鸭子上架,照本宣科和被动应付也就在所难免。所以,职业院校必须重视多元化职业指导师资队伍的建设工作,充分调动行业、企业、政府的相关人员参与职业指导的积极性,切实提高职业指导的针对性。
综上所述,职业院校的职业指导工作如果真正能够解决好什么时间做什么,以及由谁来做、如何做等问题,必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无异于为学生驰骋职场点起“长明灯”。
(资料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2
年
5
月
7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