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2)8期     总第8期              刊号:校内(部)008
泉州理工学院新闻中心               2012 年7 2
 
冯雪梅:可以旁观 不被左右
 
   哪一条微博更能吸引你?是“今天天气很好”,还是这条:“前几天,北京太蓝天白云了,不踏实。这几天脏成这样,踏实多了。这才是北京嘛!”
   阳光灿烂和阴云密布,哪一个才是社会的真实形态?都是,也都不是。它其实是处于“阳光”和“阴霾”之间诸多的混和状态,介于好与坏、美与丑之间的中间地带。但是,围绕着我们的舆论和言说,却时常在两极之间飘摇不定;公众的情绪,不断被气势汹汹的责骂和不假思索的感动所“引导”。一边是最美、最好、最感动,一边是最雷人、最丑恶、最无耻,仿佛这世界,不是天堂就是地狱。
   语出惊人才能吸引眼球,回归常识却无人喝彩。这样的舆论生态,难免对我们的认知产生影响。于是,表态先于判断,判断先于思考。许多的观点,表达者追求的是转发、评论,而不是言之有理;许多的争论,辩论者想要获得的是支持,是认同,而不是真相。
   听一半,理解四分之一,零思考,双倍反应——有人曾以此来形容微博和网络舆论生态。人人都想要表达,都需要听众,却往往被误导,被引诱。参与旁观很容易,迅速表态也不难,难的是独立判断,不被他人所左右。
   作为一种对社会的反思和批判,独立远不是质疑一切,或者反抗管治那么简单。我们可以在网络上看到太多的“我反对”,以及诸多对各种拘束和管治的反抗,可这是否就意味着真正独立了?
   于独立思想而言,怀疑和批判不可或缺。但是,为什么怀疑?批判的理由又是什么?是毫无理由的“我不相信”,还是不由分说地打倒一切再说?并且,在理直气壮质疑他人之时,有没有“怀疑”过自己头脑里那些根深蒂固、永远“正确”的观念和认知?
   思想的独立与否,并不在于观点是否标新立异、耸人听闻,而在于,这些观点是不是真正经过深思熟虑,有没有稳定的价值判断,以及缜密的逻辑框架。缺少了这些要素的“语出惊人”,要么徒有一副呐喊者的强硬外壳,其实脆弱不堪一击;要么非黑即白,固执偏颇。
   独立之精神,既意味着不屈服于权力、权威、权势,也意味着淡定自持,不随波逐流。实际上,对大多数人的“独立”产生影响的,往往不是前者,反倒是那些习以为常,以至不被觉察的“大拨哄”——习惯于将“大家”的标准当作自己判断的尺度,也习惯于将他人的过失作为自己错误的借口;习惯于大声抱怨交通拥堵,也习惯于左冲右突并线抢行;习惯于痛斥人情冷漠,也习惯于对陌生人的求助视而不见;习惯于严于律人,也习惯于宽于待己。
   是的,我们应该指责特权,指责腐败,指责部分社会精英的自私自利,可是,当一项特权,一个腐败的机会,一种满足自我欲望的可能性摆在面前,我们又会作出什么样的选择?这个社会确实不尽如人意,有足够的理由让人不满、抱怨,可如若人人恪守本分坚持底线,还会不会有世风日下?比如在食品安全问题上,法制有缺失,体制有缺陷,监管有漏洞,可是,每一个生产者,每一个环节中的“我们”,有没有责任?
当我们作为旁观者又作为主角而存在时,每一个人的独立姿态就显得尤为重要。不被舆论所左右,是一种思想的独立;不被社会环境所左右,是一种行动的自由。它们并不必然存在于每一个人身上,却是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不可或缺的财富。
 
(资料来源:《中国青年报》2012年6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