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3)3期     总第37期              刊号:校内(部)037
泉州理工学院新闻中心               2013 1 21
 
 
大学需要教的创造性和学的主动权
■叶志明
 
   【核心观点】
由于师生之间价值观的差异, 38% 的学生对学校的核心课程不满意。教师以传授知识为目的,而学生希望可以现学现用、立竿见影。我们在课程中传授的知识应该是动态的、非完整的、不系统的,甚至是多样化的、相对的、开放的。搭建一个开放的体系、让学生了解知识产生的过程,比直接告诉学生知识的结果更加有效。
大学里的课程应该教给学生什么?这好像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可是,在师生之间却存在着教学价值观的差异。在对毕业生的一项调查中,我们发现,学生对学校设置的核心课程内容认同度不高,有 38% 的学生不满意。这一出乎意料的结果,可能让大学教师觉得有些尴尬和无奈,好像辛辛苦苦准备的上好菜肴,客人们一点都不领情。
哈佛大学第 25 届校长博克指出:“教师和学生对大学的角色和本科教育的功能有着不同的认识。”教师的价值取向是时刻准备着探索、传授知识与思想,即以知识本身为目的。学生的价值取向是将知识视为实现目的的手段,如“变得成熟”、“取得成功”等。于是,教师更愿意传授那些可证实的知识,即能被实证科学、数学、逻辑学证明的知识。学生则更期望通过大学来实现个人价值,如过上期待的生活、让人生经历更有意义等。
价值观上的差异,在课程教学中表现为教师的供给与学生的需求上的差异。教师以传授知识为目的,这样就特别注重知识的准确性、完整性、系统性,因此教给学生的通常是静止的、唯一的、绝对的、封闭的知识。教师自以为构成了完整系统的知识,实际上却并不完整。因为知识的完整系统性还要包括它的历史、发展与人物……也就是说,传统课程中所谓的完整系统性指的是教师把自己“嚼”过的东西教给学生。这样的知识是没有味道的。
而学生希望获得最新的知识,希望可以现学现用、立竿见影。要完成这样的知识体系传授,仅依靠课程内容的教学是无法实现的。上海大学原校长钱伟长院士曾指出:“我们希望学生在学校主要是掌握一种正确的学习方法、工作方法和思想方法,也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所学的课程也好,专业也好,无非是一种载体,通过这个载体来训练大家掌握这种方法。”任何知识都是在一定方法的指导下产生的,新知识的发现、发明是运用一定的方法指导实践、认识世界的结果。当今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知识爆炸,原有知识的使用寿命大为减少,大学阶段只能完成人的一生获取知识的很小一部分,不管学校和学生如何努力,四年的本科专业知识训练是很难让学生终身受益的。
因此,从本质上讲,我们在课程中传授的知识应该是动态的、非完整的、不系统的,甚至是多样化的、相对的、开放的。这样的课程内容要求教师搭建一个开放的体系,让学生觉得学这门课程不仅仅是掌握书本上这点简单的内容就够了,还要从课外去了解其他更多的东西。如果我们的课堂教学能让学生了解知识产生的过程,可能比直接告诉学生知识的结果更加有效。我认为,一门好的课程教学设计理念是:“把教的创造性留给教师,把学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只有激活课程内容涉及的知识,才能将其变成学生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力量。也只有掌握方法、创新方法,才能创造知识,真正达到课程设置所要求的目的,学生踏上社会后才会有能力到未知领域去工作。(作者为上海大学副校长)
 
(资料来源:《中国教育报》 2012 8 13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