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具有闽南文化的墙绘

创作中

3D墙画栩栩如生

如果你走在泉州的街头,看到墙壁上的“泉州十八景”、“红磨坊”,“惠女风情”“等墙绘时,它有可能就是“非鱼创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非鱼”)的作品。
郭志胜就是“非鱼”创始人之一,负责市场业务。在创业前,郭志胜经历多次的打工生涯,墙绘的出现点燃了让郭志胜的创业梦。但创业过程中,一次次的闭门羹、团队分崩离析,都反而让郭志胜坚定了信念,在自己的努力与创新中,业务量直线上升。“非鱼”重获新生。
随着知名度的攀高,“非鱼”业务已经扩展到全国各地。创作手段从简单的绘画到3D、灯幻等技术。
如今,郭志胜依然坚持着自己艺术梦,他希望“非鱼”能够为喜欢艺术的人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
郭志胜,泉州理工学院07届毕业生,商务英语专业。
创业受阻,为梦想坚持下来
09
年毕业后,郭志胜来到莆田做外贸工作,但是,工作并不顺心,郭志胜在09-12年间做过电子商务、建材、健康产品等工作,但是,始终不是他的“归宿”。
机缘巧合,在一起朋友聚会上,郭志胜认识了华大美术学院的林振智,在场的8位朋友,相谈甚欢,郭志胜在了解到,墙绘上,目前在泉州的发展,还比较欠缺,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而且自己也对艺术比较感兴趣。“从事艺术行业,一直以来是自己的一个梦想。”因此,几人一拍即合,决定一试身手。
郭志胜负责跑市场,但一开始就让郭志胜吃了苦头。为了能够有更多的业务,郭志胜采取了“扫街”的模式,尽管郭志胜很努力,但是回复的往往寥寥无几。有好几次,郭志胜在推销作品的时候,还没开口讲话,就被人“轰”出来。
业务的少,加上付出的与回报不成正比时,郭志胜很懊恼。团队要运作,收入却不乐观,分开,在所难免。原本8人的团队,最终只剩下3人,但是郭志胜依然坚持了下来。“我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自己适合做什么,我相信自己的坚持肯定是对的。”郭志胜坚定地说。
化被动为主动,业务量翻番
郭志胜依然负责跑业务。但是他不再用扫街的方式,他化被动为主动,他找到各种装修的店面,加入负责人的微信,利用朋友圈,发布各种精美的彩绘图案,抛下鱼饵,等待鱼上钩。“那些负责人,大部分都是老板,在看到我发的那些精美的图画,很多老板主动找我,要求绘画。这就变主动为被动。”郭志胜说。以这种方式,郭志胜的业务量,翻了好几番,并且在圈子里有了点小名气。
郭志胜善于整合资源,他了解到有位校友在美团工作,他积极与校友合作,主动联系商家,争取更多的业务量。
创业初期,在与人谈合作时,由于自己经验少,自己很被动。“价格被砍得很底,有时候甚至自己贴钱。”郭志胜说道。如今,经验地增长,加上团队实力的强大,郭志胜的底气足了许多。“实力就是最大的底气,自己能力足了,自己就成了主动方。”郭志胜说到。
现在,不仅合作谈得下来,还经常多拉到了业务。在自己的努力下,团队的业务蒸蒸日上,幼儿园、泉州领袖、KTV、酒吧、酒店甚至商场综合体等都有了郭志胜团队的作品。
“非鱼”落户,为艺术提供平台
经过几年的打拼,郭志胜的团队已经在泉州地区有了名气,客户也稳定,团队的运作正式走上正轨。15年,郭志胜与合伙人把团队落了户,正式注册为“非鱼创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有了品牌,加上技术的成熟等,公司名气越做越大,涉及的范围也越来越广。现在公司的业务不在只是小型的商户,酒店等,非鱼已经向商城综合体等大型的场所进军,创作技术也从以前单纯的平面彩画到现在的3D、灯幻等技术扩展。郭志胜透露,现在“非鱼”正在逐步转型,公司不在是单纯的为他人画,而是要为他人提供创意,让更多喜欢艺术的人能够在这个平台上施展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