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晨跑中,同学们穿戴整齐

纪念14级最后一次晨跑

老师们合影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这段文字来自朱自清的《匆匆》正恰如其分地表达了理工的晨跑。
老生毕业了,新生还会再来,但是你毕业了,理工的晨跑,也许你就再也不能参加了,
是的,今天是个伤感,也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我想说,晨跑也许每天都可以,但是每天6点20,在晨光未现,穿戴整齐,迈着统一的步伐,喊着统一口号,上千号人一起跑步的浩大场景,你就不一定可以再参加了。
为了表示纪念,14级同学们,纷纷各种方式,各种文字来纪念大学生涯最后一次理工晨跑。
”14级会计4班的许银霞在自己QQ空间里写到:“170次晨跑,180(实际为255公里)多公里,或是云淡风轻,或是刮风下雨,或是炎炎烈日,这是两年如一日的坚持,致我们终将逝去的晨跑”。“这是我们大学生涯的最后一次晨跑了,觉得好舍不得。”、 “170多次晨跑,180(实际为255公里)多公里,再见了晨跑”、“最后一次晨跑了,激动地睡不着”……一段话,满满的不舍之情,让人感慨。
曾几何时,晨跑是许多理工新生心中的“疼”,甚至有许多同学很反感,吐了一地的槽。但是每每毕业之际,许多曾经吐槽、讨厌、反感理工晨跑的,到最后,晨跑反而成了他们在理工学习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成了自己今后生活、工作走向成功的铺垫,也成了学弟学妹们懂得珍惜时光的源泉。
看到学弟妹们如此感慨,校友们回想起了自己曾经的晨跑时光,作为08级校友,黄腾蛟,他说,晨跑是他大学生涯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一段时光之一,如今已经出来工作多年,黄腾蛟表示,晨跑太有必要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作为新生,大一的同学林金鑫,看到学姐学长们的留言,让自己想要更加珍惜在理工的美好时光,林同学写到:“大二的学长学姐跑完了2年的晨跑,时间如白驹过隙,尽在眼前,如不珍惜、如不体验、如不享受,其实两年很短,未来并不遥远”。
30
年如一日的晨跑,依然会跑下去。朱自清在《匆匆》的结尾这样写到:“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不管如何,在理工的大学生活中,希望同学们不要白白走这一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