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学活动
位置: 首页 > 第二课堂 > 团学活动 > 正文

向上向善|以爱为帆,以善为桨:一善书院志愿者护航“晋新筑梦“夏令营成长记

编辑:一善书院   时间:2025-08-13   点击数:

7月21日至25日,泉州职业技术大学一善书院志愿者团队以朝七晚十二的陪伴,为新塘街道晋新筑梦暑期夏令营的35名新晋江人子女编织了一场专业与温度并存的成长之旅。作为学校善美支教志愿服务品牌的延伸实践,志愿者们用专业素养与青春热情,每天17小时的坚守将向上向善的书院精神转化为35份看得见的成长答卷。

五维课程体系:用专业设计点亮成长轨迹

破冰启航:从陌生到并肩的心理密码

开营首日,志愿者们化身成长导师,通过桃花朵朵开”“报纸建塔等心理团建游戏,在1小时内打破营员间的隔阂。艺术设计专业志愿者带领的夏日粘土奇遇环节,让孩子们用彩泥捏出梦想中的未来职业,这些充满童趣的作品成为童心与匠心对话的生动注脚。

   

职业启蒙:从校园到企业的认知跃迁

依托学校汽车实训中心、卡尔美(中国)有限公司等实践基地,志愿者团队负责带领体验新能源汽车探秘”“运动品牌研发全流程等沉浸式课原来汽车制造不只是拧螺丝,还有编程和设计!来自安徽的营员陈少聪在参观后,认真地在日记本上写下这句话。志愿者全程记录营员们的职业畅想,这些文字将被整理,为后续支教项目提供优化依据。

                           

文化浸润:非遗传承中的乡土认同

在闽南歌谣课堂,志愿者配合苏达娜老师创新方言游戏,让孩子们在笑声中掌握剪刀石头布经典童谣;南音体验课上,志愿者与非遗传承人大师配合,用可视化图谱拆解千年雅乐的发声技巧。更令人动容的是,志愿者们提前学习基础闽南语,确保能与听不懂普通话的低龄营员顺畅沟通——这种双向奔赴的努力,让文化传承有了温度。

                           

善美之路:以身立教的长效实践

为实现无缝陪伴,志愿者团队创新实行ABC岗轮班制:A岗负责主课教学,B岗跟进课后辅导,C岗24小时值守处理突发情况。这种机制确保每个环节至少有2名志愿者在场,而每日晨会的教学复盘会和晚间的个案研讨会,让35名营员的成长动态被精准记录,这些数据将用于优化学校新市民子女教育帮扶专项方案。

                           

被看见去影响的成长闭环

志愿者们的以身示范,悄然改变着孩子们的行为模式:每一位营员从就餐后不收拾桌椅到“关盘行动“、桌椅整理等细节有营员看到老师们在收拾他们每堂课、每顿餐后的垃圾,我也想帮忙“。这种上行下效的教育魔力,在闭营汇演达到高潮——当35名营员齐声喊出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时,台下志愿者的眼眶集体湿润。

                           

当闭营的歌声响起,成长才刚刚开始

闭营汇演上,孩子们用《离别开出花》的合唱回应志愿者的付出,这场双向奔赴的成长之旅,不仅是一善书院用行动感染祖国未来的花朵的生动实践,更印证了——最好的教育,是用生命影响生命的旅程。

                           

Copyright @2017 泉州职业技术大学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福建省晋江市内坑镇大学路 电话:0595-22500777、0595-22545888 

传真:0595-8814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