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
当前位置: 书院首页 >> 书院特色 >> 社会实践 >> 正文

社会实践 | 双馨书院”海丝启航梦飞扬,海外航迹馨韵传”①:宋元泉州,丝路海港

作者:林银鹏   编辑:双馨书院   来源:“海丝启航梦飞扬,海外航迹馨韵传”实践团  发布日期:2024-07-24    点击:

宋元泉州

丝路海港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为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积极投身海洋事业,双馨书院组建”海丝启航梦飞扬,海外航迹馨韵传”实践团,鼓励学生传承弘扬中华海洋文化,深入挖掘海洋文化内涵。第一站,实践团成员们走进宋元泉州,探索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丝路海港,史博泉城

双馨书院”海丝启航梦飞扬,海外航迹馨韵传“实践队走进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一个记录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辉煌历史的宝地。泉州,作为宋元时期中国最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之一,见证了中国与世界各国文化交流与贸易往来的繁荣景象。踏入博物馆的那一刻,我们仿佛穿越了时空隧道,回到了那个被誉为“东方第一大港”的辉煌年代。从南宋到元朝,泉州港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见证了无数商船扬帆起航,带来了世界各地的商品与文化。通过深入探索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我们收获了许多关于中国古代海上交通的历史信息,了解了海上丝绸之路对于中国文化以及世界文化的影响和贡献。


宋元泉州 商贸繁荣

在场馆内,我们发现了宋元泉州的四大特色。其一是由航标塔、道路、河渠、桥梁构成的交通网络。其中桥梁采用筏型基础、浮运架梁、养蛎固基三项技术,既保证稳定又节省人力,还提升耐久性,尽显劳动人民智慧。其二是画中在港口岸边写字的海关官员(宋元时称市舶司),他本应在办公地点,却现场办公,体现政府提供制度保障以打造良好营商环境。其三,“迎番货”活动展示出拥有繁茂发达商品生产和贸易系统的特色,大道上女子展示外来商品,伙计搬运,老板紧跟,百姓围观购买,热闹非凡。其四,迎番货队伍中超过一半是外来商人,他们来自多地,带来各自宗教文化,使泉州形成多元包容的宗教文化。这些特色反映出宋元泉州作为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的繁荣,其完备的制度体系、发达的经济水平和包容的文化态度,对亚洲海洋贸易及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石刻传教 海神显征

海洋贸易也促就了宗教多元交流,宗教展厅里的每个遗址遗迹都在告诉我们宋元时代泉州开放繁荣的景象。踏入泉州宗教石刻陈列馆,这里如同一部生动的历史画卷,缓缓展开泉州作为“宗教博物馆”的辉煌篇章。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块精美的宗教石刻,它们静静地诉说着过往的故事。我们仔细观察,发现这些石刻不仅包含了佛教、道教的深刻教义,还蕴含着伊斯兰教、基督教、摩尼教等多种宗教的文化元素。这种和谐共存的场景让我们对泉州开放包容的海洋文化特质有了初步的认识。随着探索的深入,我们来到了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世遗展示馆。在这里,海神的形象格外引人注目,它们象征着古代航海者心中的守护神,给予了他们面对未知海域的勇气与力量。我们被妈祖信仰的广泛传播所吸引,同时也对其他海神崇拜的存在感到好奇。通过图文、实物及多媒体展示,我们逐渐感受到了泉州人民对海洋的敬畏与依赖。

船影帝梦 航迹浪史

在中国舟船世界陈列展厅中,我们还了解到中国不同的传统船型。中国三大传统船型包括沙船、福船和广船。沙船特点是平底、方头,适合北方海域;福船尖底、船体高大,用于远海航行;广船产于广东,长体窄底,稳定而坚固。这些船型展示了中国古代造船工艺的卓越技术。1405年至1433年间,郑和就是乘坐宝船,进行了七次远航,最远到达了非洲的东岸。郑和的船队每次航行都有数百艘船只和上万名船员,展示了明朝的海上力量,促进了中国与多个亚洲、非洲国家的贸易和文化交流。


交流融合, 开放进步

丰富的展品和详实的资料将我们带入了泉州波澜壮阔的外交画卷。博物馆通过精美的文物、生动的图片和多媒体展示,清晰地呈现了泉州与各国在经济、文化、宗教等方面的交流与融合。从古代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到宋元时期作为东方第一大港与世界各国的频繁往来,泉州在中外交流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历史是一面镜子,透过泉州的外交历史,深刻感悟到开放与交流是推动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的重要力量。对我们来说,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不仅是一座博物馆,更是一个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它让我们在回顾历史的同时,也能展望未来的文化交流与经济合作。在这里,我们实践团队深切地感受到了中华海洋文明的博大精深,也看到了“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世界各国文明交流互鉴的广阔前景。作为青年大学生,我们也将用自己的力量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与交流,继续走好”一带一路“。

福建省晋江市内坑镇大学路1号  邮编:362268  
电话:0595-22500777, 0595-22545888
泉州职业技术大学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