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
当前位置: 书院首页 >> 书院特色 >> 社会实践 >> 正文

社会实践 | “泉韵遗风:文化魅力探索团” ③商品产地—泉州出口商品制造能力的手工业生产基地

作者:黄妍婷   编辑:双馨书院   来源:“泉韵遗风:文化魅力探索”实践团  发布日期:2024-07-31    点击:

泉州出口商品制

造能力的手工业

生产基地

“中国愿同世界各国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道,加强交流合作,推动文明对话,促进交流互鉴,支持世界遗产保护事业,共同守护好全人类的文化瑰宝和自然珍宝,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保护历史文脉、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始终重若千钧。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论述。探寻泉州这座“光明之城”的古韵,厚植青年历史情怀与文化担当,让泉州世遗焕发出新的时代光华,6月底,双馨书院团委组建“泉韵遗风:文化魅力探索”实践团,开启了为期15天的泉州二十二处宋元时期遗迹故址的探访之旅。实践团成员将这二十二处遗迹故址分为制度保障、多元社群、商品产地、运输网络四个部分,分别对其背景、文化内涵及旅游价值进行研究,旨在深入挖掘这些历史遗迹的内涵,宣传好这些遗迹,吸引更多人前来参观。

本次实践团的目的地是宋元泉州二十二景中体现强大的出口商品制造能力的手工业生产基地,包括磁灶窑址、德化窑址以及安溪青阳下草埔冶铁遗址。

泉州磁灶窑址:宋元瓷迹显辉煌

在磁灶窑址,实践团成员不仅感受到了每一片瓷片、每一处窑炉所诉说的无尽故事,还详细了解了磁灶窑址的历史变迁以及不同时代制瓷技术的变化。在磁灶窑址的展览馆内,他们认真聆听了讲解员的讲解,了解到磁灶窑的生产体系和生产规模,展现了当时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强大的基础产业能力和贸易输出能力。此外,实践团成员们还登上了金交椅山,认真参观了遗留下来的制瓷窑,保留下来的下半部分仍能清晰看出其大致结构,让他们不禁感叹泉州人民的智慧与精湛技艺。

泉州德化窑址:宋元白瓷绽风华

随后,实践团成员来到了德化窑址。德化窑以白瓷闻名于世,被誉为“中国白”。刚开始看到德化白瓷时实践团成员无一不惊叹连连,被那逼真的、细致的技艺所震撼,让他们感受到了“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馨”的工艺境界。他们还登上了德化制窑址,深入了解了白瓷的制作工艺和文化内涵,明白了每一件精湛的陶瓷作品都离不开匠人的精心雕琢与呵护。德化瓷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输出商品。

泉州安溪青阳下草埔冶铁遗址:宋元冶铁展非凡

最后,实践团成员前往了安溪青阳下草埔冶铁遗址。实践团成员在讲解员的介绍下了解到该遗址位于泉州市安溪县尚卿乡青洋村,地理位置优越,处于铁矿资源丰富的山区腹地,同时紧邻交通要道,为古代冶铁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它展现了中国古代冶铁技术的高超水平,包含多种类型的冶炼炉和冶铁设备,这些设备设计精巧、结构合理,反映了当时冶铁技术的成熟与进步。同时,实践团成员还登上了冶铁遗址,遗址中还发现了大量的炉渣、矿石等遗物,为研究古代冶金技术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泉韵遗风:文化魅力探索团”深入探寻泉州的磁灶窑址、德化窑址和安溪青阳下草埔冶铁遗址,通过录制讲解视频和调研,展现了这些世遗景点的历史文化与独特魅力。从宋元泉州二十二景中有关体现强大的出口商品制造能力的手工业生产基地入手,记录了磁灶窑址、德化窑址、安溪青阳下草埔冶铁遗址等手工业生产基地。不仅体现了泉州出口商品制造能力,还是泉州海上丝绸之路贸易繁荣的重要见证,反映了当时泉州地区经济、文化、科技的交流与发展,共同促成了如今多姿多彩的泉州。

这次泉州商品产地型遗迹的探访到这里就结束了,接下来实践团成员将要进行探访的是泉州运输网络型遗址,我们下次见!


福建省晋江市内坑镇大学路1号  邮编:362268  
电话:0595-22500777, 0595-22545888
泉州职业技术大学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