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切身体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鹭岛的生动实践,近日,泉州职业技术大学三创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团赴厦门市思明区筼筜湖、翔安区下潭尾红树林湿地公园开展研学调研。全体实践团成员们循迹溯源、学思践悟,在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中进一步增强了投身美丽中国建设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筼筜湖蝶变:昔日“臭水湖”今朝“城市会客厅”
筼筜湖是厦门岛内最大的淡水湖,20世纪80年代因周边工厂林立、污水直排,一度沦为“臭水湖”。1988年,时任厦门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习近平同志亲自擘画,创造性提出“依法治湖、截污处理、清淤筑岸、搞活水体、美化环境”20字治湖方针,一场久久为功的综合治理就此拉开大幕。
三十余载接力攻坚,厦门市关停搬迁环湖污染企业125家,新建、扩建污水厂5座,敷设截污管网68公里,实现“晴天污水不入湖”;首创“引潮活水”工程,实施五轮大规模清淤,水质由劣Ⅴ类跃升至Ⅳ类以上;沿湖建成“四湖六园”生态公园体系,新增绿地面积120公顷,形成开放共享的“城市会客厅”。如今,筼筜湖水清岸绿、鸥鹭齐飞,成为展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鲜活样本。
下潭尾红树林:生态修复绘就滨海新画卷
翔安区下潭尾红树林湿地公园,曾因围垦养殖、无序开发导致原生红树林面积锐减,生态系统功能退化。党的十八大以来,厦门市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将红树林保护修复纳入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重要内容,先后实施公园一期、二期项目,累计修复红树林面积85公顷,种植秋茄、木榄等乡土树种160余万株,构建起集“物种保护、科研监测、科普教育、休闲观光”于一体的滨海生态屏障。
穿行木栈道,极目葱茏;俯瞰滩涂,鱼跃蟹行。实践团成员们深刻感受到:只有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才能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学思践悟:勇担使命再出发
一路调研、一路思索、一路收获。实践团成员们一致表示,此次厦门研学既是一次生动的现场教学,更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下一步,宣传团将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把调研成果转化为奋进动力:
一是做好“传播者”。依托思政微课、新媒体矩阵,多层次、分众化宣讲筼筜湖、下潭尾红树林的实践故事,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
二是当好“践行者”。从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做起,自觉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以实际行动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青春力量。
三是争做“建设者”。发挥专业优势,积极参与乡村振兴、社区治理、环保公益等实践,在火热一线书写“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答卷。
新时代新征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团将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根本遵循,以厦门经验为生动教材,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贡献智慧和力量!
上一条:为 “青春力量” 系爱国之扣,让红色火种照亮成长之路 下一条:“追寻领袖足迹,践行绿色使命” 实践团——童心护绿芽,共建绿色未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