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至22日,泉州职业技术大学2025年“青椒集训营”圆满举行。四天时间里,一批朝气蓬勃的新进教职工完成从“新生”到“泉大人”的蜕变。学校通过系统化、多层次、有温度的培训设计,全面助力“青椒”站稳讲台、笃定初心、融入团队,展现出职业教育队伍建设的深远匠心。


8月19日是新教职工报到的日子。各部门精心组织的见面会拉近了彼此距离,随后的自助餐叙更成为破冰的“催化剂”。新老教师围坐一桌,谈笑风生,初来时的拘谨渐渐消散。


▲ 各部门组织的见面会

开营仪式上,校长吴滨如以“三个为什么”引发深思,“为什么选择做老师?为什么选择职业教育?为什么选择泉州职业技术大学?”,引导大家回归教育本源,明晰职业选择背后的使命与责任。

党委书记傅志雄鼓励新教师深耕专业、关爱学生,将实践与创新融入教学。

副校长林文艺则从体育精神出发,希望他们培养学习意志力,也将拼搏精神融入教育人生。
紧接着的破冰团辅活动,更将气氛推向高潮。趣味游戏和团队协作任务,让新教职工迅速熟悉,现场欢笑声、掌声不断,青春活力洋溢整个场馆。



为强化新教师的归属感和使命感,学校特别组织大家参观晋江经验馆。通过实地走访和现场教学,大家对“晋江经验”中蕴含的拼搏精神、创新意识和发展智慧有了更深刻的体悟。

▲ 参观晋江经验馆

校创办人、董事长吴金营主讲《“神圣使命”第一课》,从校名解析切入,阐释学校“健康长寿心灵美、就业创业能力强、造福社会贡献大”的培养目标。他强调,教育不仅要让学生学到知识,更要身心健全、实现价值,教师的职责是引领学生走向更广阔的人生。青年教师们深受鼓舞,表示将以更饱满的热情投身教育,努力培养身心俱健、能力出众、回馈社会的优秀人才。

党委宣传部/品牌传播部部长杨颖聪在《泉州职业技术大学发展之路》报告中,系统梳理了学校历程与发展蓝图。

校长助理、教务处处长苏康敏则聚焦职业成长,细致解读我校教师发展路径与支持机制,为新教师指明前路。
师德师风建设是本次集训的核心环节。校务顾问、马克思主义学院首席专家来永宝在《以生为本、爱岗敬业》报告中强调,“高尚的师德是教师的立身之本,良好的师风是教育的灵魂所在。”报告结束后,全体新教师郑重签署师德承诺书,一笔一划间,是对教育事业的忠诚誓言。

党委组织部部长黄镇红以“党建引领,构建‘大思政’育人工作格局”为主题作报告,鼓励全员参与思政教育,构建协同育人新格局;科研处处长任莉娟则以“以研究者视角开启教书育人工作”为主题聚焦“教研相长”,倡导以研究者视角开展教学,破解科研与教学“两张皮”难题;学生发展中心主任王福生关注教师心理健康,送上“心理调适指南”,帮助新人从容应对挑战。



信息管理中心、图书档案馆、教务处、人事处等多部门联动,为新教师开展系列实用培训,校园OA、钉钉、学习通、泉小服等办公软件操作;数字图书资源使用;教学管理制度、人才培养方案解读;薪资、住宿、档案、发展通道介绍……事无巨细,全面覆盖。


培训尾声,通过互动问答和心得分享,新教职工梳理所学、交流所感。大家普遍反映,通过此次集训,不仅清晰了职业路径,更增强了归属感和凝聚力。





教育之路,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四天集训虽短,却为新教师的职业生涯注入了充沛的能量和明亮的方向。他们正以青春之名、育人之心,踏上泉州职业技术大学的育才之路,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