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授课教师,也不能“死读”教材,而要“活用”教材。这是清华大学副校长、教务长杨斌教授多年教学的体会。
在给清华本科生教《管理学概论》的过程中,他开始使用3名哈佛大学商学院学者编写的《管理学》教材,并不断调整拿捏怎样在管理学教学中使用教材的“度”。
想来想去,试来试去,他体会到,这个“度”就在“活”字上。
近日,他把自己的思考和体会都写了下来,成了《管理学》(原书第2版)的《译者序》。今天,我处特转载本文与诸位分享。
对管理学感兴趣的朋友可重点阅读文章的第一、二部分,而其他朋友可重点阅读文中第三部分关于教学过程中如何使用教材的精彩论述。
本文作者清华大学副校长、教务长杨斌教授(来源:清华MBA网)
一、一本出自哈佛商学院的管理学教材
(一)哈佛商学院出管理学教材是一件稀罕事
3位哈佛商学院正当年的大学者联手编了一本《管理学》教材。其实,这并不是一件很“自然”的事,虽然人们一想到管理教育,总会首先想到哈佛。
此事稀罕的原因:①是哈佛商学院高度专注和强调案例教学法,甚至到了某个极端,非得以案例贯穿全课不可,而知识点和概念体系只能借助协同案例的注释材料(notes)来补足,似乎没有必要写一本管理学教材;②是通常而言,管理学教材的读者并非MBA或者高管教育项目的学生——哈佛商学院最为擅长并为主体的教学对象。
因此,究竟作者们为了什么而写这么一本《管理学》教材,就成了一个选择使用这本书的必答题。
作者们当然不想仅仅凭借哈佛的名头来赢得师生的选用,他们需要给出一个开卷的理由。
(二)作者们的创新计划
作者们的“初心”是写一本“不一样”(different)、而不只是“更好”(better)的管理学教材,并刻意从三个方面有所创新
1.强调“整合”(integrated)。
在内容上,这本书没有采取之前此类教材主要是以管理职能来架构各部分的通行做法,而是把战略视角、组织视角和领导力视角这三个管理支柱融为一炉,并在各处都关照、强调这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如此设计的目的是,力求营造一种对经营的整体感(战略如何决定组织方式,组织又怎样影响到竞争力与领导力,领导行为又对整个组织的绩效与战略达成如何作用),力图为纠正管理学或管理教育遭人诟病的“见树不见林”的积弊而做些努力。
2.重视“实践”(practical)。
知识、概念、理论固然要在教材中详略得当地建构起体系,但是管理学本来的高度实践性、情境性,要求通过“湿漉漉”的内容让读者有找到感觉(sense-making)、投身其中的可能。
于是,更多有代表性的哈佛精华案例经过微缩加工后,进入相关各章,成为本书的一大亮点。
较之于其他教材更多虚构小故事式的带入方式,这些案例也为教授们按需选择哈佛案例,进行剪裁合宜的深度教学提供了某种索引。
案例之外,文中所提到的经济与商业的例子既有经典,又多时新,许多统计、进展都跟踪到2015年前后,避免了管理教材与现实脱节(irrelevant)的常见病。
3.面向“全球”(global)。
尽管这方面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但作者已在尝试引入更多美国之外、发达国家之外的视角与素材,让印度、中国等新兴经济体中的企业在书中也都有所涉及。
相对而言,中国企业的案例和基于中国情境的概念与理论还很不够。
对于这方面,中国的教师一定要靠自己来大力补足,应该做到以中国本土案例为主,每一议题都应思考研讨之于中国情境的适用性以及中国视角的研究成果,如此才算基本合格。
(三)3个创新最终实现了多少?
这三个差异化的定位,可谓雄心勃勃。从成书(包括第2版)来看,“整合”与“实践”这两条还算站得住,“全球”特色则仍属有心无力。
追求“整合”视角,意义不容小觑,在某种意义上,是以具体的行动来回应着诸如明茨伯格《管理者而非MBA》以及本尼斯 How Business Schools Lost TheirWay 之类的质疑。
在管理学院的管理学科研究中,微观的组织管理与宏观的战略管理通常都是分系而治的,创新、创业的研究也有宏、微观之分。站到人才培养的角度,教战略者、教组织者、教领导力者,通常各管各“分”。由此而成的分隔,不仅影响到学习者对于经营整体缺乏系统把握,而且会强化组织实践中人们“以本职能为先,出问题则归罪于外”的不当价值观。
而在哈佛商学院的高管课程中,很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打碎这些学科界限,因为高管没法把一个遇到的实际挑战,归类到这是单纯的战略问题还是组织问题,不该指望第3章方法只能解答第3章习题这种“过家家”式的严丝合缝。
而第二个“实践”的定位,屈服于编写教材篇幅的无奈,案例从通常的二三十页缩成一两页,深究一下真的有悖于案例教学所坚持的管理学不能“脱土论道”的基本准则,毕竟简化过度的情境设置会让管理探讨脸谱化、刻板化。
所以我说,权且当那是以摘要为索引之用——浅尝略知味,甚解须周章。
二、如何使用这本管理学教材?
(一)管理学教材是给什么人用的?
这样在定位上有所引领探索,对于教材的使用范围和方式会产生什么影响呢?这个问题,其实还牵扯到一个更为基本的问题,管理学教材是编给什么人用的?
在理想情况下,管理学教材适合于自学以求粗通、涉猎以求旁通之用。事实也确实如此:1. 许多没学过管理学课程而备考管理类研究生的同学,成了管理学教材最认真的读者;2. 我们也能经常看到,许多在工作中希望通过阅读来补充些管理学知识的暗自加油者,会在自己的管理学教材上写划得很仔细。
(二)不活用这本教材的话,还不如干脆不用
而针对管理学课程,我希望,教师仅仅把此书作为一本参考读物来使用。
任课教师应该有体系较为完备的中国案例和阅读素材,应该在课堂上以案例和素材展开热烈的探讨,而把这本书作为学生伴随课程展开的一个工具,始终保持对管理学体系的总体把握和对许多具体概念理论的备查浏览。
这里郑重地请求各位:如果要用这本书做教材,就请一定要活用,要不还不如干脆不用。
我一直以来最为担心的,其实是把管理学课堂作为满堂灌PPT上引经据典(讲课中加上插科打诨)的“管理知识速成”,让学管理变成记忆背诵刷书应试的路数。千万不要这样做。
本科开设管理类专业受到的批评(许多人认为不适宜开办),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于针对缺乏生活、很少实践的18~22岁的学生。
这样很容易使学管理变成学“书本”知识,而管理学科的知识的重要本质却在于——“活”。
三、在教学中,到底要怎么用教材?
2013年清华大学恢复举办管理学本科双学位(很大部分是面向工科学生)时,我自告奋勇教开篇《管理学概论》。
课堂上我问得多,讲得少,但“习惯了掌握知识”的学生们想要本教材,这样心里才踏实,逼得我找到这本新出不久的《管理学》(算是缘分)。
有了教材去教学,我不断调整拿捏的,就是这个“教材在教学中到底怎么用”的问题。
想来想去,试来试去,体会这个“度”,就在“活”字上。
(一)深刻理解教材和教学之间的差异
教材的存在,是要成为教学的重要支撑之一,但对真正的好教学而言,课程不只是课堂,教课不是教书,修课不是读书,教学大纲不该照搬教材章节。
教材不能变成教学的束缚;教师,特别是高校教师,管理类尤甚,要把教材“活”用,这是教学“活”起来的重要一步。如果读了教材就不用来课堂,或者课上听懂了则教材便无价值了,就成了死教材呆教学。
教材与教学,二者要协同:教材要引起对教学的好奇,教学要引起对教材(以及更多阅读)的兴趣,教材要让教学有回味,教学要让教材变鲜活。
教材要重视覆盖——剪裁得体,要面向中人——深浅适宜,教学更强调针对——重难特点,以及尽可能地深入浅出、各得其所。面面俱到的教学就成了念经宣科,挂一漏万的教材则称不上是教材。
教学有节,教材尤甚,生动但不能激动;要有机会让有代表性的立场、视角纷呈,但要允执其中,不妄加臧否,不因为自己熟悉认同某派某类观点就浓墨重彩,不能碰上自己不欣赏的部分就语焉不详。
(二)论文专著高于教材的评价体系迟早要变
这些说来简单,实为不易。所以,写教材真是功德事(惠及万千师生),但绝对是苦差事(积土积水之功),更要有真本事(名师名课方可)。
好教材的价值没有被充分尊重,“论文专著而后才是教材”的某种学术贡献排序,妨碍了好教师投身于编好教材中,这迟早得变一变。
四、小结
这本教材在宣传时难免会冠上“哈佛商学院院长领衔”的说法,但诺里亚院长只是作者之一,另外两位作者不仅学术造诣深厚,而且都长期设计并教授集成度高、挑战度大的高管教育项目。
他们编写教材时,心里、笔下一直都留意着教学如何展开,怎么才能出一本服务于“活”教学的“活”教材。
现在教材在手,教学活不活,就看我们的了!
教材是用来(活)用的,而不是用来(死)读的。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