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于泉州古城名胜古迹,
来一次与传统文化的邂逅;
沉浸于艺术工坊非遗场景,
来一场与非凡匠心的交流;
穿梭于文化场馆文史故事,
来一回对古城历史的学习……
这是泉州职业技术大学《穿越海丝刺桐城》的课程,课程形式丰富多样,师生们不仅在教室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还走出教室、走出校门,游览古迹、走近非遗大师、走进文化场馆,近距离感触中华历史的温度,领略泉州非遗技艺的魅力。
《穿越海丝刺桐城》这门课,是特别面向来华留学生打造的中国国情教育优秀课程。课程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充分利用泉州特色的文化资源,集合校内外专家学者共同授课,以线上线下教学方式,积极向来华留学生们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

2月25日,受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委托,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发布《关于开展首批“来华留学生中国国情教育优秀课程和中外青少年社会实践活动基地”成果展示的通知》,其中,泉大的《穿越海丝刺桐城》课程与厦门大学、福州大学、华侨大学等高校共同入选为推荐课程。


一门行走的课堂 让留学生理解认同中国
泉州,古称“刺桐”,是一座拥有丰富世界文化遗产的城市。这里不仅拥有22处世遗景点,还拥有7项世界级非遗、36项国家级非遗,是全国唯一同时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部3大类别“非遗”名录的城市。
作为一所土生土长的泉州地方高校,泉州职业技术大学是全国非遗教育特色院校,一直以来,学校积极传播、传承泉州丰富优秀的传统文化。学校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泉州历史文化的实训实习基地,校内有1000多平方米的艺术工坊,开设有国学、珠绣、提线木偶、书画、剪纸、布艺、皮雕、蓝染、陶艺、茶艺、沙画等课程,另外,学校牵头组建传统文化联盟,与闽台缘博物馆、泉州市非遗博物馆、泉州木偶戏团等20多家单位合作创建社会实践基地,丰富留学生文化体验需求。



▲ 我校艺术工坊成为外国友人体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
《穿越海丝刺桐城》课程充分利用泉州特色历史文化资源,将“海丝文化”与中国国情紧密结合融入其中。课程不仅涵盖汉字、服饰、建筑等中华传统文化,还特别设置了南音、陶瓷、惠女服饰等泉州非遗体验环节,并且师生还将考察开元寺、闽台缘博物馆等名胜古迹,真切感受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和魅力。




▲ 在选修课程、社会实践中融入泉州古城名迹和非遗文化,采取理论教学+现场实践、双师任课等形式,培养学生成为文化保护者、传播者
“希望通过‘行走的课堂’,让留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中华文明的开放性与包容性。”课程负责人苏康敏副研究员介绍,“希望这样的课程设计,能让留学生们在学到知识的同时,更能通过实际体验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校内外教学团队 带学生深入体验闽南文化
这是一堂校内外专家携手联动,共同打造的精品课程。
主讲教师卢蕙娟副教授,教学团队还集合了校内汉语言、外语、艺术多领域的师资团队。教学团队中青年教师为主,年富力强,教研思想活跃、勇于创新。他们既有专注于课堂教学的讲师,也有擅长实地考察与指导的实践导师。

▲ 卢蕙娟副教授(左)与学生共同体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江加走木偶头雕刻
同时,课程还特邀校外南音、陶瓷、刻纸等非遗技艺大师作为客座教授,与校内教师共同组成多元、专业的教学团队。他们当中不乏国家级、省级非遗传承人,将为同学们带来地道和深入的闽南文化体验环节。

▲ 国家一级演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陈应鸿,从事提线木偶行当四十多年,在校设立提线木偶大师工作室,为学生传授提线木偶技艺

▲ 福建省陶瓷艺术大师、福建省工艺美术名人、晋江市“磁灶陶瓷雕塑技艺”非遗传承人吴小清在校开设海丝非遗课程《闽南红砖雕刻工艺》
教学团队尽其所长,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分别采用案例分析法、情景模拟法、实地考察法与项目式学习法,给学生新颖、有趣的教与学的体验。
课程让留学生倍感期待 希望推荐给更多外国朋友
目前,教学团队正在筹备《穿越海丝刺桐城》课程上线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国际版,这一消息令我校留学生倍感期待。我校首批留学生都是马来西亚华裔,他们盼望课程早日上线,届时,将能分享给更多外国的朋友。


▲ 来自马来西亚的留学生魏俊恩、许优杰、田展行,在新生开学典礼暨迎新晚会上,近距离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与其他泉大学子共同带来一场精彩演出
“相信通过这门课的学习,我一定能更深入了解中国国情,帮助自己更好地融入中国的生活。”许优杰是2024级电子商务(专升本)1班的学生。他了解到学校将开展来华留学生中国国情教育优秀课程,对此非常期待。
在了解了课程设置后,田展行最感兴趣的是泉州非遗的南音与德化陶瓷的内容。他是2024级酒店管理的学生,了解到南音是中国古老的音乐形式、德化陶瓷是中国陶瓷艺术的代表之一,很想通过课程好好感受一下这些非遗的独特魅力。
而2024级现代物流管理1班的学生魏俊恩希望,在这门课程上线后,将推荐给自己的马来西亚的亲朋好友,让他们了解中国故事、泉州故事。“这门课将涵盖中国古代哲学、文化、建筑等内容,相信能够让人全面地了解中华文化。”
《穿越海丝刺桐城》课程的创新实践,为来华留学生教育开辟了文化浸润式教学的新范式。通过“行走的课堂”将泉州22处世遗景观、43项世界级与国家级非遗转化融合为生动的教学资源,让留学生在开元寺的东西双塔前感触千年海丝脉搏,在非遗工坊的刻刀下感知匠心传承,在闽南古厝的红砖黛瓦间读懂东方建筑智慧。
这门课程不仅搭建起跨文化交流的桥梁,更通过项目式学习、情景模拟等多元教学法,使留学生在文化解码与重构中深化对中国道路的理解。当马来西亚学子将课程视频分享给海外亲友时,刺桐城的海丝故事将悄然化作新时代的文化使节,见证着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深度对话。这或许正是教育最动人的模样,让文化在体验中生根,让理解在行走中生长。
泉大有关非遗教育相关报道
泉大获评非遗教育特色院校
我校“海丝”文化入选全国职业院校校园文化“一校一品”
泉大师生参与央视《好吃客》摄制,向世界推介魅力泉州
泉大“潮人”在海丝泉州国潮文化节绽放传统技艺之光
泉大之师丨陈应鸿:我带学生上台表演提线木偶是来还愿的
联盟助力,泉大大学生艺术节Happy Ending!
心之所向 一路花香丨文艺大咖云集泉大“畅想”传统文化进校园
心之所向 一路花香丨泉大社会实践活动,以传统文化浸润学子心灵
心之所向 一路花香丨晋江传统文化宣传教育基地揭牌仪式暨我校第三届大学生艺术节闭幕晚会成功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