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是第24个记者节,朋友圈里都是新闻记者的精彩故事和传奇经历。
其实,在泉大校园里也有一群忙碌的学生记者。他们在老师和学长的带领下,用笔记录精彩故事,用镜头定格美丽瞬间,在挥洒汗水的过程中,去历事练胆,增长才干,收获成就。
今年8月,经过前期报名与甄选,最终有7名同学进入党委宣传部/品牌传播部开设的学生记者团“暑期特训班”。特训班期间,7名同学跟随66名欧洲华裔青少年的“寻根之旅”,一起度过了难忘的十天之旅。今天,我们特此刊发这7名同学所撰写的采访感悟,一起为这些可爱、认真、上进的泉大学子点赞!
用文字传达她们的声音
黄平珊(左一)正在认真记录
这是黄平珊第一次接触采编这方面的工作,对于采访以及编辑,她是带着忐忑的心情来学习的。郑筱老师想让大家在熟悉自己岗位的同时,跳出舒适圈,多学习不同的事物。“我觉得这样确实让我们受益匪浅,去接触自己不熟悉的领域,积累经验。洪春锦老师教我们该如何观察、采访、记录。要提前做好攻略,抓细节掌握好信息,这让第一次接触采编的我,充满了激情与好奇。”
黄平珊(右一)与特训班成员林欣榆一起采访
她从刚开始的紧张羞涩,到后面“寻根之旅”分组跟进采访中与华裔青少年认识彼此、倾听他们“寻根”的感触,各方面慢慢变得驾轻就熟。即使天气炎热,也抵挡不住她在整个采访过程中的热情。她发现能否写好一篇文章,取决于采访对象的选择,以及采访内容的质量。“每次写完稿子,老师都会对我们进行指导,让我更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进而改进,精益求精”!每次看着自己的工作成果发布到学校官方公众号上,她都会感到满足与开心。她还发现了只有到现场去聆听、收集信息、撰写他们的真实感受,才能写出鲜活而生动的文章。
李紫馨采访夏令营成员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采访是新闻工作的第一步,这是李紫馨在这几次采访过程中的感触。到暑期特训班之前,紫馨缺乏采访经历,经验不足。“此次对夏令营进行跟踪采访报道,让我慢慢摸索出经验。工作中,洪老师会用自身的经历指导我们,每次点拨都让我感触颇深。”一个月后,她发现,采访是素材挖掘不可或缺的一步,考验了采访者是否细心观察,能否随机应变,找到出彩的重点。采访与编辑是互生共存的,好的采访能挖掘到更好的素材,才能在编辑后,呈现出让人耳目一新的作品。
“在会议进程中,要特别注意是否有即兴发言、随机分享,因为这往往是一个会议的精彩之处。”特训班让她对采编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在日常里,她更加注意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学会在精彩时刻出现的瞬间把它紧紧抓住,并用手中的笔去记录、去传递平时视而不见的细节和亮点。
王雪玲采访夏令营成员
王雪玲是第二次来暑期特训班的老朋友了,她表示,自己很荣幸有机会能跟随“寻根之旅”夏令营的步伐去探索、去发现、去扩宽视野。“洪老师为大家细心讲解在相处过程中的文明礼仪,这也是采访过程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他耐心地教我们如何写稿件,让我们明白稿件的整体结构和思维,要善于观察和发现,抓住细节,并让我们亲自去体验和实践,不断锻炼我们的采访能力和写作能力。”
王雪玲采访正在上洪春锦老师书法课的华裔少年
虽然外出采访的天气炎热,但是雪玲每次都感觉收获颇多,她和营员们一起参观了很多有代表性的名胜古迹,了解各地不同的文化和历史背景,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视野。“可以听到这些华裔青少年在另一个国家的故事,了解中外的差别,以及他们对回到故土的感受。老师们每次都会很认真地审核稿件,与我们共同讨论并完善不足之处。这让我们学会了该如何更好地去写作、去编辑,去让文章看起来层层递进,不断提高自身的编辑能力。最后我们的稿件被刊登在《泉州青年报》和学习强国,这对我们来说是有重大意义的,让我们获得了满满的成就感”。
《泉州青年报》整版刊登暑期特训营成员的采访感悟
林欣榆与夏令营营员前往南靖土楼
同为第二次来到暑期班的老朋友还有林欣榆与吴志铭,林欣榆在这次在采写过程中,用心倾听每一个营员的故事,并将华裔青年们的思想和感受呈现出来。通过公众号报道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感,希望能够让更多人了解到华裔青少年对于中国文化的热爱与追寻。“今年的暑期特训班,给了我接触记者采写工作的机会,对我来说是全新的体验,更是学习与收获之旅。不仅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新闻采写工作,也增强了我的自信心和沟通能力。我相信,在今后的学习和成长过程中,这段特别的旅程将会成为我宝贵的财富,并且对我的未来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吴志铭
吴志铭刚结束北京新浪总部为期9天的微博校园暑期训练营,就立马赶回学校参加今年的暑期特训班。他向同学们分享了北京之旅的见闻,有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学习IP打造和新媒体传播的相关知识,新浪微博各部门负责人分享的业务内容,以及前往网易、中关村软件园、新华网新媒体中心等地了解大厂人的生活日常,让大家共同感受新媒体的魅力。“今年参加两个暑期特训班,非常有意义。在暑期特训班中,我学会了如何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协调,学会了如何对一个活动进行复盘总结,在提升技能的同时,也与部门的同学、老师增进了感情。”
吴志铭和林欣榆结合招生季,共同策划了“新生云见面”的活动,并将新生投稿制作成推文和视频形式,在泉大大学生记者团公众号与学校官方抖音号发布,推文平均阅读量1000+,视频平均播放量3W+。他们还共同策划组织了由新浪微博发起的“乡村振兴,助农先行·我为母校赢西瓜”活动,并与校团委开展合作,最终取得了福建省第三的好成绩。
用图片记录美好的时光
赵建锋
经过在暑假特训班学习,赵建锋明白了培养摄影思维的重要性。“起初在拍摄学校会议时,我拿着相机不知所错,看到什么就拍什么,最终出片可想而知。杨颖聪老师和邓皓予老师针对这一现象,指出了我们照片出现的问题,并向我们演示了拍摄活动会议的正确流程以及参数的使用。在老师的引导和不断的练习下,我们对拍摄过程的逻辑性开始了解。”同时,他们还学习了其他题材的拍摄。
赵建锋、吴雄涛与学长拍摄星空
其中最令赵建锋印象深刻的是星空拍摄。“在拍摄之前我们要先查阅天气情况再定拍摄时间,并且我们需要提前掌握一些天文知识。拍摄过程中,学长告诉我云层是会流动,所以我们要耐心等待,不能焦躁。”于是三个人在学校操场上坐了一晚上,最终拍到了自己喜欢的星空图。拍摄星空虽然很累,但最终拍摄出的照片是最好的享受。在部门学习这段时间里,不仅学到了摄影,也在每个老师身上都学到了设计、运营、社交等不同的东西。
吴雄涛
吴雄涛是本次培训中待得最长时间的,他最大的收获就是——伙伴。“图文并茂,相辅相成。一个好新闻,它的图片和文字是要相互配合、彼此互补。图片反映现象,而文字可以深入本质。”洪老师的话让吴雄涛印象深刻。他来到记者团摄影部近一年了,在平时他只拍摄新闻,并不认识记者团其他部门的小伙伴。这次在培训中熟悉了采编部、运营部的小伙伴,一起参加了“寻根之旅”夏令营的宣传工作,他负责了全程活动跟拍及采访拍摄,也把伙伴们认真工作的样子记录下来。还会在饭桌上交流,分享自己的所思所想,大家逐渐熟络,在后续工作上互帮互助。他很感谢老师们的批评指正、悉心教诲,感谢所有伙伴们的鼓励和认可。
在学生们收获满满的字里行间里,相信老师们也会有满满的收获。
福建学习平台发布暑期特训班成员报道夏令营新闻
编后:作为宣传部/品牌传播部的成员,我们除了日常的新闻宣传任务之外,还负责对学生记者团的指导与培养。每年夏天,暑期特训班如期举行,一批批对新闻热情如火的少年就会来到我们的面前。部门里那些资深的老师,也就此开启他们口传心授、手把手带“徒弟”的日子了。新闻是杂学,也是人学,在这短暂而忙碌的特训班里,老师们除了指导学生采访、写作、拍摄与编辑,也即时向学生们展现了一位“记者”应有的职业特性,与人为善,勤学善思,爱岗敬业,关心社会……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在学生们收获满满的字里行间里,相信老师们也会有满满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