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2021-04
党史学习||党史百年天天读 · 4月18日
重要论述1931年4月18日中共苏区中央局召集扩大会议,继续讨论第二次反“围剿”战争的战略方针。毛泽东在发言中分析敌我形势指出:第二次“围剿”的敌军虽多,但均非蒋介石嫡系,各军阀之间矛盾重重,指挥不统一,地形不熟悉,供给困难,官兵恐惧同红军作战。红军则打了胜仗,士气旺盛,官兵一致,准备充分,地形熟悉。根据地群众仇恨敌人,拥护红军,能积极配合红军消灭敌军。因此,红军打破敌军这次“围剿”的条件比第一次反“围剿”好,胜利的把握更大。毛泽东关于留在中央苏区打的意见,得到多数与会者的赞同。朱德认为,虽然国民党军队的兵力比红军多好几倍,但是,只要实行“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领导人民群众,利用对方的弱点,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打破敌人第二次“围剿”是完全可能的。在讨论怎样打的问题时,毛泽东指出:我们现在主要的是择敌人弱点打破,打蒋光鼐、蔡廷锴没有绝对胜利的把握,我们应打王金钰这路,因为这路敌人既弱且地势群众都好。会议采纳了毛泽东关于“先打弱敌”的作战方针,决定先打富田地区王金钰、公秉藩两师。在会上,中央长江局军事部负责人周以栗批判了“山沟沟里没有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看法,认为毛泽东等从实际出发,对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创立革命根据地,指挥红军打胜仗,就是实践的马克思主义! 1939年4月18日—19日周恩来在湖南衡山为西南游击干部训练班作《中日战争之政略与战略问题》的讲演。讲演强调:我们抗战的政策是:持久抗战;全面战争(全民战争);争取主动,即自力更生,主动外交。在此政策下的战略方针是:持久战,击破敌人的速战速决、速和速结;消耗战,击破敌人的争取优势、争取上着。但持久战不是拖下去,而是打下去。消耗战不是自己乱拼,而是消耗敌人。 1949年4月18日刘少奇在中共天津市委会议上讲话,阐释毛泽东提出的四面八方政策。讲话指出:天津是完整地接收了,当前任务是如何改造、管理与发展这一城市。主要工作是在生产方面。自由资产阶级不是斗争对象,一般的是团结的对象,争取的对象。对资产阶级也有斗争,但重点在团结,如果把它当作斗争对象,那就犯路线的错误,天津干部在思想上还不清楚这一点。甚至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这个重点还不会变。因此,公私兼顾、劳资两利政策必须确切执行,这是我们的战略任务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毛主席说过,我们考虑问题要全面,要照顾四面八方。四面就是公私关系、劳资关系、城乡关系、内外关系;八方就是城乡关系的城乡两方,内外关系的内外两方,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