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活动
当前位置: 书院首页 >> 书院动态 >> 近期活动 >> 正文

声声爆竹起,百里不同俗

作者:林银鹏   编辑:双馨书院   来源:网络  发布日期:2024-02-06    点击:

春节,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大到万里回家团圆,小到洒扫迎接新年。每年春节,全国人民,彰显了中国人最高的仪式感。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伴着声声爆竹,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盘点各地春节传统习俗吧~

东南沿海地区

东南沿海的年俗大都与吃分不开。年三十吃馄饨,寓意“发财”;年夜饭桌上的鱼不能动筷,得留到第二天,寓意“年年有余”;白玉年糕糯而香,象征着“步步高升”;汤圆也必不可少,与红糖相配,熨帖而享受,象征着 “团团圆圆”。



东北关外

点长寿灯

东北部分地区仍保持着这样的习俗:年三十将经过数十天的精心制作的长寿灯点上,彻夜通明,以祝福亲友益寿延年,香火不断。

吃饺子

东北人过年要吃两顿饺子。年三十晚上一顿,寓意“发财”。在几只饺子里塞上硬币,吃到硬币的幸运儿会在新的一年里好运连连。“初五”这天又一顿,把饺子咬破,俗称“破五”,有驱灾避邪之意。



中原腹地

作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原地区保留了大量传统而又典型的春节民俗。

逛庙会,舞龙灯

浚县古城庙会不可缺席。演员们踩着高跷,打着腰鼓,着了戏装,画了脸谱,歌舞鼓吹,闹得春阳浮动,人心沸腾,正气大振。另有舞龙灯,“蛟龙扬金色,盘绕欲飞升。”龙随鼓起,翻腾跳跃,灯游龙卷,让人目不暇接。


西北塞外

社火

西北民间用社火表演来祭奠和祈福。借脸谱人物,用奇巧器械,以哑剧等形式,展示了西北人向往美好的心愿和粗犷豪壮的地域性格。

打醋碳

“民以食为天,五味醋当先”,“打醋炭”是陕西特有的年俗。每年除夕,人们在铁勺里放上热炭,再浇上醋,满屋走动,使醋烟盈溢,意为安顿家神、驱邪和祛病。



福建省晋江市内坑镇大学路1号  邮编:362268  
电话:0595-22500777, 0595-22545888
泉州职业技术大学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