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
当前位置: 书院首页 >> 书院特色 >> 社会实践 >> 正文

社会实践 | “三下乡·返家乡”社会实践专项活动②

作者:陈锦溢   编辑:双馨书院   来源:双馨书院  发布日期:2025-02-23    点击:

三下乡·返家乡

社会实践专项活动(二)

为响应国家“返家乡”社会实践的号召,坚持“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宗旨,深入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打造新时代社会实践育人新规范,紧扣全国高校“传承红色基因,学思践悟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宣传教育安排,提高青年学生社会化能力,展现青春风采,双馨书院学子积极参与“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接受实践教育,以家乡为纽带,助力家乡振兴。

姓名:李新水

班级:24汽车服务工程技术(本)1班

书院/学院:双馨书院/工学院

实践单位:共青团福州市晋安区飞飞鱼志愿服务中心支部委员会

实践岗位:火车站志愿者、社区志愿者

实践感悟

这个寒假,我穿梭在福州火车站春运人潮与社区新春烟火中,以两抹志愿红丈量社会的温度与深度。

在火车站,我是人潮中的"活导航"。凌晨六点为务工大叔查询中转路线,耐心安抚错过列车的焦灼母亲,替视障旅客将沉甸甸的年货抬上列车。那些沾着机油的手递来的橘子、被口罩遮住的连声道谢,让我触摸到中国春运史诗中普通人的艰辛与期盼。而在社区,我化身"新春造梦师":陪独居老人包出漏馅的饺子时,听他们讲述半个世纪前的年俗;握着留守儿童冻红的小手写春联,宣纸上的“平安”比印刷体珍贵百倍。

当高铁站台的汽笛声与社区窗棂上的剪纸光影重叠,我突然读懂志愿服务的真谛:在流动时代守护人间烟火,既要做归途游子的摆渡人,也要成为留守者的临时家人。两种不同场域的实践,教会我用年轻的眼睛看见社会的褶皱——既有务工者扛着蛇皮袋追赶时代的沉重,也有空巢老人凝望智能手机的孤独。这个冬天,我以青春为火种,在车站与社区之间,点燃了连接时代脉搏与人间温情的薪火。


姓名:兰德政

班级:2024级汽车服务工程技术(本)2班

书院/学院:双馨书院/工学院

实践单位:共青团福州市晋安区飞飞鱼志愿服务中心支部委员会

实践岗位:火车站志愿者,社区志愿者

实践感悟:

在春运期间参与火车站志愿者活动,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奉献的快乐与意义。火车站内人潮涌动,旅客们带着对家的思念踏上归途,而我们志愿者则用耐心和热情为他们提供帮助。

我负责在转乘口引导旅客、解答疑问,帮助他们顺利踏上旅程。有一次,一位老人因不熟悉路线而显得焦虑不安,我主动上前帮助他找到转乘路口进入正确的候车区域,并安抚他的情绪。看到老人脸上露出安心的笑容,我感受到了一种难以言喻的成就感。

通过这次实践,我不仅学会了如何与不同的人沟通,还深刻体会到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每一位旅客的感谢,都是对我们工作的最大认可。这次经历让我更加明白,小小的付出能够汇聚成温暖人心的力量,也让我的内心更加充实。

姓名:李景儒

班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2班

书院/学院:双馨书院/工学院

实践单位:安徽省阜阳市善之源公益协会

实践岗位:阜阳善之源公益协会

实践感悟:

1.对社区内的环境进行清洁:我手持着清洁工具,对社区内的公共区域进行了全面的清扫,同时也清理了不少楼道堆积物。在实践过程中,我认真地打扫了道路上的落叶、绿化带中的垃圾,也及时清理了垃圾桶旁边的垃圾,同时也将社区内乱停乱放的电动车、自行车等进行了优化管理。并运用专业所学知识,对小区单元楼内有损坏的门进行修理。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社区内的居民营造出了一种干净而又整洁的生活环境。

2.维护路口秩序:在社区里的主要路口处,我进行了文明交通劝导,引导行人遵守交通规则,同时也劝阻阻了一些诸如间红灯、骑电动车不配带戴头盔等一系列不文明、不安全行为,同时也为营造安全有序的交通环境贡献出了属于我自己的一份力量。

姓名:林坤森

班级:24新能源汽车工程技术1班

书院/学院:双馨书院/工学院

实践单位: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博物馆

实践岗位:春节志愿者

实践感悟:

在这个春节假期,我作为霞浦博物馆的一名志愿者,度过了一段充实而有意义的时光。这次实践不仅让我对博物馆的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在服务他人的过程中收获了成长。

我的主要工作是引导游客、协助讲解展品以及维护场馆秩序。起初,我对一些历史文物和文化背景并不熟悉,但在博物馆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我逐渐掌握了相关知识,并能够为游客提供清晰的讲解。这让我意识到,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而实践正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途径。

与游客的互动让我学会了如何更好地沟通。面对不同年龄、不同需求的游客,我需要用他们能够理解的方式传递信息,这锻炼了我的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同时,我也深刻体会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志愿者之间的默契配合让工作更加高效有序。

这次实践让我对文化传承有了更深的认识。博物馆不仅是保存历史的场所,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作为一名学生,我深刻感受到,保护和传承文化是每个人的责任。

姓名:林炜亮

班级:24新能源汽车工程技术(本)2班

书院/学院:双馨书院/工学院

实践单位: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城东街道庄任社区党群服务中心

实践岗位:图书馆志愿者

实践感悟:

在这次返家乡实践中,我选择了在本地图书馆担任志愿者,主要负责图书整理、借阅服务和读者咨询工作。通过这次实践,我不仅加深了对图书馆运作流程的了解,还提升了自己的组织能力和服务意识。每天与书籍和读者打交道,我学会了如何高效地整理图书,如何耐心地解答读者的疑问。特别是在帮助一些小朋友找到他们感兴趣的书籍时,我感受到了他们对知识的渴望,这让我更加珍惜学习的机会。这次实践让我认识到,知识的力量是无穷的,而服务他人也是一种自我提升的过程。未来,我希望能够继续参与这样的志愿活动,为传播知识和文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姓名:肖锋涛

班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升本(1)班

书院/学院:双馨书院/工学院

实践单位:福建虎伯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实践岗位:办公室文员

实践感悟:

寒假期间,我有幸来到福建虎伯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办公室实践工作,协助管理局办公室干事处理各类基础事务,努力为办公室的高效运转添砖加瓦。这段经历犹如一场充实的学习旅程,不仅磨砺了我的专业技能,更全方位地提升了我的个人能力与职业素养,让我收获满满。

此次实践,旨在将课堂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增强自己的实践能力,全面提升综合素质。同时,通过参与办公室的日常运作,深入了解职场环境与工作流程,为未来的职业发展筑牢根基。在实践过程中,我深切体会到办公室工作的重要性与复杂性,每一个细微环节都紧密关联着整个单位的有序运转,不容丝毫懈怠。

这次寒假实践是我人生中一段无比珍贵的经历,它见证了我的成长,给予了我诸多收获,也让我对未来充满信心。我坚信,这段经历必将在我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产生深远影响,激励我不断前行。

姓名:叶鑫鹏

班级:24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本)1班

书院/学院:双馨书院/工学院

实践单位:福建省漳州市长泰区岩溪镇人民政府

实践岗位:团委办公室

实践感悟:

这个寒假,我投身三下乡,在团委办公室岗位历练,收获远超预期。

整理文件是我每日的基础工作,起初,面对堆积如山的文件,我手忙脚乱,不是分类错误,就是顺序颠倒。但随着经验的积累,我逐渐掌握了高效方法,分类、编号、归档一气呵成,这不仅锻炼了我的耐心,更让我明白条理清晰的重要性。

在协助组织会议时,我从最开始连会议通知都发不明白,到后来能有条不紊地准备资料、布置场地,这个过程满是挑战。一次,我因通知措辞不当,差点让参会人员误解时间,好在及时补救。这次失误让我深刻认识到沟通准确的关键意义。

这次实践,我不再是只懂理论的学生,真切体会到基层工作的琐碎与不易。未来,我会带着这份实践感悟,更加踏实地学习,期待能在未来为社会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












福建省晋江市内坑镇大学路1号  邮编:362268  
电话:0595-22500777, 0595-22545888
泉州职业技术大学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