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
当前位置: 书院首页 >> 团学工作 >> 社会实践 >> 正文

社会实践 | “泉韵遗风:文化魅力探索团”④ 运输网络—泉州海陆复合的交通网络

编辑:双馨书院   来源: “泉韵遗风:文化魅力探索”实践团  发布日期:2024-08-05    点击:

泉州海陆复合

的交通网络

“中国愿同世界各国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道,加强交流合作,推动文明对话,促进交流互鉴,支持世界遗产保护事业,共同守护好全人类的文化瑰宝和自然珍宝,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保护历史文脉、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始终重若千钧。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论述。探寻泉州这座“光明之城”的古韵,厚植青年历史情怀与文化担当,让泉州世遗焕发出新的时代光华,6月底,双馨书院团委组建“泉韵遗风:文化魅力探索”实践团,开启了为期15天的泉州二十二处宋元时期遗迹故址的探访之旅。实践团成员将这二十二处遗迹故址分为制度保障、多元社群、商品产地、运输网络四个部分,分别对其背景、文化内涵及旅游价值进行研究,旨在深入挖掘这些历史遗迹的内涵,宣传好这些遗迹,吸引更多人前来参观。

随着时间的推进,世遗探秘之旅也已接近尾声,实践团成员本次前往的是体现泉州强大运输能力的海陆复合的交通网络,其主要地点包括洛阳桥、安平桥、顺济桥遗址、江口码头、石湖码头、六胜塔、万寿塔。


泉州洛阳桥:宋元桥奇烁古今

实践团首先来到了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杰出典范——洛阳桥。洛阳桥,古称“万安桥”,是当地人们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重要场所。脚踏洛阳桥,实践团成员就被洛阳桥独特的设计所吸引。桥墩采用了船形设计,能够有效分流河水,减少水流对桥墩的冲击,增强桥梁的稳定性;它还巧妙运用“筏型桥基”与牡蛎的生物学特性,在桥基上人工养殖牡蛎,通过牡蛎的附着加固桥基,让其在江流湍急、海潮汹涌的环境中仍然稳如泰山。他们还看见了在桥的尽头矗立着一座人像,那便是洛阳桥的建造者蔡襄的人像,那人像雄伟精细,因此许多人为他驻足,细细观赏。洛阳桥不仅是一座桥梁,更是一座历史的丰碑,文化的载体,桥上的碑刻、石雕、望柱、扶栏等,都体现了古代工匠的智慧和艺术成就。

泉州安平桥:宋元石桥耀千秋

从洛阳桥离开,实践团来到了泉州的另一个别具风格的桥,那便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之一——安平桥。实践团成员漫步在安平桥上,仿佛穿越时空,回到那个商贸繁荣、文化昌盛的宋代。桥下的水域波光粼粼,桥上的石板路历经沧桑,却依旧坚固,这是因为安平桥它首次运用了“睡木沉基”建桥法。这种方法是在泥滩上将椿木平列分层交叉,然后垒压上大石条,从而奠定桥墩基础,使得桥墩能够建在坚实的基础上,增强了桥墩的坚固性。安平桥的成功建造,不仅展示了古代泉州工匠的智慧和技艺,也为后来的桥梁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泉州顺济桥:宋元旧桥显智慧

稍作休息之后,实践团再次出发来到了泉州顺济桥遗址。实践团成员将顺济桥与洛阳桥、安平桥相比,发现顺济桥没有它们那么完整,经历风雨岁月它被分为了两段。但是呢,仍然可以清晰的看出它的建造形式,它吸取了洛阳桥的建桥方法,采用“筏形基础”法。具体来说,就是全河床抛填石块形成结构基础,其上干砌条石形成桥墩,上部为石梁结构。这种结构既稳固又经济,充分展示了古代工匠的智慧和技艺。顺济桥是泉州古城区较大的宋代城市建设文物遗址,是泉州城市建设史中的缩影,为研究泉州地区古桥梁发展历史和泉州海洋贸易提供了重要史料。

泉州江口码头:宋元港埠通四方

看完顺济桥后,实践团来到了泉州古城东南的晋江北岸的江口码头。实践团成员一到达江口码头迎面就有一阵微风吹来,感受到了海风的轻抚,而且江口码头的景色也是十富有诗意的,水天一色,令人流连忘返。除了欣赏景色,实践团成员还了解到了江口码头本身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宋元时期,这里是海外客商贸易的交流要道,法石一带成为泉州城郊人烟辐辏的聚集地,也成为水陆运输与古城陆路运输的转换枢纽。它还是泉州海洋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法石天堂宫、天堂井附近发现用汉文、波斯文两种文字书写的“元郭氏世祖坟茔”,还有古船遗存,佐证了宋元泉州的造船技术。它见证了泉州作为宋元时期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的辉煌历史。

泉州石湖码头:宋元石岸展辉煌

下一站,实践团成员们来到了石湖码头。刚到石湖码头实践团成员就被十分有特色的外形所吸引,它由天然礁石和砌石构成,主体由一组近岸礁石和通济栈桥共同组成。那天然礁石状如一条卧伏于海边的大蟒蛇,被称为“蛇头”。在宋元时期,石湖码头承担着大量的货物运输和贸易往来。当时,众多商船在此停靠装卸货物,来自世界各地的商品通过这里进入泉州,泉州的特产也从这里走向世界,见证了泉州海外贸易的繁荣昌盛。

泉州六胜塔:宋元灯塔耀海疆

距离石湖码头大约十分钟的单车车程,便是海上丝绸之路的第一座灯塔——六胜塔。实践团成员第一眼看到这个塔会觉得它和开元寺的东西二塔非常相像,但还是有些不同。六胜塔的建筑风格独特,采用花岗岩大块石砌成,仿楼阁式,八角五层空心结构。塔基为双层须弥座,塔身由外壁、回廊和塔心三部分组成。塔的正面,一方写着“万寿塔”的匾额高悬其上,恰好与宝盖山上的“万寿塔”重名,这是为了祈求众生平安、健康、长寿,寄托美好愿望。走进塔里,实践团成员惊奇的发现,六胜塔的每层横梁上都刻着建造者的姓名和时间,十分特别。六胜塔不仅是一处珍贵的文化遗产,更是泉州海洋文化的重要代表,也是泉州人民勤劳智慧和团结协作精神的象征。

泉州万寿塔:宋元石塔立千秋

最后,实践团成员来到了本次旅程的最后一站,泉州地区现存的最古老石塔——万寿塔。实践团成员来到了万寿塔所在的宝盖山,在经历了将近30分钟的徒步后,他们来到塔下,发现万寿塔是立在一个寸草不生的绝壁之上。万寿塔的高度不足东西塔的一半,为五层八角空心楼阁式塔,但是凭借着山势,在视觉上却有种不输东西双塔的威武气势。南宋时期,泉州港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港口之一,对外贸易十分繁荣,与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有生意往来。当时它成为了海上行船的航标。万寿塔也是泉州人民心目中的精神家园,承载了历代泉州人的文化情感和宗教信仰,被视为泉州市民的文化符号和心灵慰藉。

从宋元泉州二十二景中有关体现泉州强大运输能力的海陆复合的交通网络出发,记录了洛阳桥、安平桥、顺济桥遗址、江口码头、石湖码头、六胜塔、万寿塔这些交通运输地点。这七个地方,无论是古老的桥梁、繁华的码头,还是高耸的塔楼,都是泉州海陆复合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承载着泉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见证了泉州与世界的交流与融合,展现了泉州独特的文化魅力。

至此,本次泉韵遗风,探秘世遗泉州探秘之旅到这里已经来到尾声了,在这次探秘之旅中实践团们将自己的所感所获制作成品,其中包括 22 个原创讲解视频、2 个宣传视频以及世遗点宣传图文,此外还有一副原创的泉州 22 个世遗点旅游攻略手绘图。这些成果都将会通过抖音、小红书、视频号等平台进行发布和宣传。虽然这次的社会实践到这里已经画上句号了,但是对于泉州世遗文化、对于泉州历史遗迹的探索,并未结束,接下来,实践团将在宣传打卡方面不断更新有关泉州历史遗迹的创意视频,以吸引更多的人关注泉州宋元时期的历史遗迹。让实践团成员一起行动起来,为泉州历史遗迹的保护和泉州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吧!



福建省晋江市内坑镇大学路1号(晋江校区) 邮编:362268    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坪山路255号(泉州校区) 邮编:362000
电话:0595-22500777, 0595-22545888
泉州职业技术大学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