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所在地泉州(古称“刺桐城”)是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拥有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5项,成为全国唯一拥有联合国三大类非遗项目的城市。拥有丰富的非遗资源。2017年,我校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支部立项活动,确立了以人文素质提升为基础,聚焦泉州非遗资源,向艺术、商科等专业课程延伸的传统文化课程建设思路。
立足“海丝特色文化”,依托学院与书院协同育人机制的发挥,通过打造非遗实践平台、开展非遗特色活动,以艺术教育提升人文素养,以劳动教育弘扬工匠精神,以创业教育激发创造能力,将艺术教育、劳动教育、创业教育进行有机融合,以三大理念为指引促进思政教育开展,将立德树人、传统文化传承的工作做精做实。
构建较成熟的外围保障机制,以素质拓展分为基础的闭环评价体系,并得到广泛的社会认可。以乡村振兴学院为平台,将非遗课程带进乡村小学与社区,助力乡村文化振兴;以晋江举办国际赛事为窗口,向世界各国运动员展示非遗文化,提升文化影响力 ;以晋江侨联夏令营为契机,让非遗文化走出国门,涵养华侨子女家国情怀。
围绕“课程建设”和“素质教育活动”两个重要的教学及育人环节,在学院与书院中开展必修课、选修课及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将“非遗”文化进校园作为重点培育的教育教学项目。以必修课为基础,立足地域文化,开设20余门传统文化选修课,形成了较完整的以海丝文化为基础,穿越刺桐城、舞龙、剪纸、五祖拳、花灯制作、蓝染艺术、陶艺手拉胚等传统文化艺术和非遗技艺选修课为主体的校本特色课程体系,并通过课程拓展性活动延伸至书院第二课堂,实现了课程活动化与活动课程化相融合。
我校作为泉州市社会科学普及基地,依托校内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牵头成立泉州传统文化教育联盟,包括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泉州艺术馆、泉州非遗馆、晋江市文化馆、晋江文物保护中心、晋江社科联、泉州市武术协会等数十家单位。积极建设社科普及基地,2020年取得由教育部职业院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所授牌的全国职业院校传统技艺传承示范基地,2021年“海丝文化”入选全国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一校一品”,2022年,在第三届“黄炎培杯”非遗创新大赛中获批“非遗教育特色院校”;服装组《无别》荣获非遗创新作品第一名、剪纸作品《抗疫系列》获非遗技艺展示第一名、《泉州印象(陶艺)》获非遗创新作品优秀作品。
校内社科普及实践活动基地包含艺术工坊与各类专用教室。其中,艺术工坊总面积1560平方米,可容纳460-500人体验,工坊资源日常向学生开放,通过社团借用的方式,开展社团活动以及学习体验;舞房6间约930平方米,独立小琴房32间、会琴室4间、电子钢琴训练室2间,并设有奥尔夫音乐教室1间,画室7间。
社科普及实践基地特色及改革创新点
(一)理念创新:构建完整的非遗教育生态圈
立足泉州作为文化古城和海丝起点的历史传统文化特色,我校牵头成立“泉州市传统文化教育联盟”,吸引了包括泉州市社科联、泉州市非遗馆等在内的数十家文化事业单位加盟。通过区域性影响力的充分发挥,带动本土传统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经过数年建设,已形成了“课堂教学-社团活动-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的非遗文化传承形式,逐步构建起“海丝文化”非遗教育生态系统,形成了包含校内外生态圈在内的完整的“非遗教育生态圈”。
(二)内容创新:课程体系彰显校本与地域特色
开设非遗文化课,完善校本非遗特色课程体系。立足海丝地域文化,在原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选修课的基础上,新开设《提线木偶表演》《泉州刺绣(珠绣、金苍绣、白绣)》《南音艺术文化表演》《闽南红砖雕刻工艺》等非遗文化课程,与《彩扎花灯》课程一起,共同组建非遗技艺班,授课教师均为该非遗项目省市级以上传承人,其中,《提线木偶表演》授课教师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木偶戏(泉州提线木偶戏)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形成了较完整的以海丝文化为基础,提线木偶表演、南音、刺绣、砖雕、彩扎花灯制作、剪纸、陶艺手拉胚、蓝染艺术、舞龙等传统文化艺术和非遗技艺选修课为主体的校本特色课程体系。
(三)模式创新:实践模式强调校内与校外融合
通过课程内容设置、师资团队组建、实践教学开展以及特色社会服务构建出非遗特色传承模式,依托非遗传承人的口传心授以及经常性的书院、学院非遗推广活动,实现了“非遗进校园”从最初的观看、欣赏逐步走向技艺传承、双创实践以及社会服务上,彰显了模式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