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怀揣着成为“输气管道医生”的理想,在泉州职业技术大学不断锻造技术技能。毕业后,这位90后青年成为西气东输同安站最年轻的技能冠军,日夜守护着横贯中国的能源动脉。
课堂上,油气储运知识赋予了他行业认知,实践中,油库的见习则为他注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2019年入职后,他把老师傅的经验与课堂公式融合为实操指南,在工作岗位上日夜训练技能。在技能比武中,他以接近零误差的操作击败众多选手。

面对困扰行业多年的调压阀监测难题,他和团队积极探索,改造实现远程监控的设备,斩获创新创效头名。他就是泉州职业技术大学2019届油气储运专业的校友陈嘉湧,一位日夜守护天然气管道安全的匠人,一位勇于探索创新的泉大人。
2016年,陈嘉湧走进泉州职业技术大学油气储运专业课堂时,梦想着自己能成为一名“输气管道医生”。在长输管道课堂上,他学习到油气长距离输送中所涉及的管材选用、防腐技术、线路规划与安全保护等关键知识;在流体力学课程中,他认识到油气在管道中的流动规律,了解流体的压力、流速和黏度等因素的复杂关系……


最令他兴奋的,是走进油库的专业见习经历。2018年3月,在老师带领下,他与同学们一同来到中石油石湖油库开展专业见习。第一次走进油库时,他见到诺大的油管、科技感满满的中控,内心对未来的工作充满向往。他们实地查看了油库的运作,了解到从油品接卸、储存、输送,每一个环节都十分严谨。这一次经历,让他更加坚定投身油气储运行业的决心。
在校时,他对学校提出的“创业者的摇篮”的育人定位印象深刻,学校把创新创业教育扎根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致力培养具备创业者素质和精神的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他说,具备这种“创业”精神的人,无论走到哪里都有干事创业、开拓创新的精神和行动力,使自己在未来的职业生涯道路上不断拼搏奋进,去勇敢迎接挑战,尝试更多的可能。

2019年,大学毕业后,陈嘉湧顺利入职中国管网西气东输同安站。后来,因工作需要,他还先后在泉州站和南安分输联络站工作。
他深知,在输气这个技术密集型行业中,专业技能至关重要。入职时,他身边的很多同事都是单位的专业技能能手,这给他很好的学习机会。工作中,他面对任何生产技术难题时,都会第一时间向老师傅请教。每个流程、每个问题、每个技术……无论他在哪个环节遇到难题,都会向老师傅打破砂锅问到底。这股“较真”的干劲,让老师傅都为他暗暗竖起大拇指。

当他入职一年时,公司为确保西气东输能源大动脉安全可靠运行,举办了第一届技能比武竞赛。他报名参加竞赛,将业余时间都投入备赛学习与训练中。那段时间,他与一位同期入职的同事组成学习搭子,同事努力备考技能证书,而他则积极准备比武,两人相互打气,经常一起学习到大半夜。

实操上,他在管网站内的设备上千百遍进行模拟演练,双手都磨出老茧。练习时,同事掐着秒表计时,不停给他鼓劲,“你一定可以的,还能再快一点!”终于,他以过硬的技能,拿到竞赛第一名。

后续工作中,他更是把“零差错”的要求刻进骨子里,真正做到了百次作业无违章、千项流程无失误的纪录。
“输气一刻不能断!”天然气作为关乎国计民生的能源,一旦中断供应,会影响千家万户的生活与企业的生产运营。陈嘉湧与同事们的责任,是保障持续稳定输气。他将“逐量增输”作为自己的工作目标,严谨做好输气管道、设备的巡检工作,详细记录参数,及时排查隐患,确保设备时刻处于最佳状态。同时,他加强与上下游团队的沟通协作,全方位保障天然气源源不断输送,守护能源供应的“生命线”。2023年,他在西气东输泉州站工作,在他与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那一年全年持续拼搏,成功跑赢输气量,为单位提前19天完成年度输气奋斗指标贡献了泉州加速度。
工作中,他与团队积极发挥创新精神。他说,输气场有个关键设备叫调压监控阀,厂家生产的设备没有实时监控功能,工作人员无法远程掌握设备的预警信息。为此,自2022年底开始,他与同事们经过一次次的尝试与改进,经过近10个月的努力,终于设计出一种“简易超声式监控调压阀阀位远传装置”,解决了原设备精度不足的难题,并新增实时监控功能,让工作人员可远程掌握关键信息,提前预警并处置潜在风险。2023年10月,这个创新项目在单位的创新改造评比中取得第一名。

未来,他将继续用手中的扳手和创新的脑力,续写能源输送的青春故事。他希望,学弟学妹们能练就强大的内心,将来走进职场时,才能自信大方去面对任何人与事,同时,要积极融入团队,主动承担工作,发挥自己的优势与特长,全力以赴去完成任务,才能让自己更加闪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