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泉州职业技术大学党委高度重视教师党支部建设,党建与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工作深度融合,服务好地方发展,提升党建工作效能,双融双促,同频共振。建立健全“学校党委统一领导、挂联领导支持指导、组织部联系指导、党支部抓好落实”的四级联动工作机制,实现党政领导交叉任职、“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全覆盖,通过组织网络培训、集中轮训、专题培训、选送培训等方式,切实提高党务干部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推动教师党支部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实施“党建+政治引领”打造学习型党支部
突出政治领导。严格规范党内组织生活,制定《党务工作手册》,建立检查考核制度,规范支部“三会一课”制度、组织生活制度、谈心谈话制度和民主评议党员制度。每年至少召开1次专题组织生活会,开展1次民主评议工作,书记至少讲1次党课,每月相对固定时间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强化思想引领。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每半月提示学习任务,汇编学习材料,加强理论学习,教育引导全体党员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全面从严治党。通过教职工大会、党委理论中心组(扩大)学习会等加强党员常态化学习教育,用党章党规规范教师党员行为;将从严治党延伸到师德师风工作,成立师德考评工作领导小组,完善《师德师风考核办法》,设立师德投诉电话,实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将师德师风教育融入学校全链条的递进式师资培训体系中,引导教师党员追求道德高线、严守纪律底线,遵守师德规范、践行学术道德。
实施“党建+先锋模范” 打造奉献型党支部
聚焦党员队伍作用发挥,学校党委以建设一支“让生命闪光——奉献科教事业的英雄群体”为目标,建立以“四争”为目标,“三诺”为抓手,“一项岗位业绩”为成果的工作机制。所有教职工党员亮相履职,带动全校师生对标看齐。党员领导干部争当办学治校骨干,党员干部争当敬业奉献标杆,党员教师争当教书育人模范。在学校日常管理、各项重大项目、转型发展等艰巨任务面前勇挑重担,推动教学、科研、育人等各项工作取得良好成绩。在学校开展的各类评优评先活动中,党员教职工获奖比例超过60%,每年指导和参与国家、省、市级的竞赛项目,获奖比例党员教师超过60%。党员获全国模范退役军人、全省优秀共产党员、全省高校优秀党务工作者、省五一劳动奖章、省技术能手、全省首届高校最美辅导员等一系列荣誉。
实施“党建+职业教育” 打造职教型党支部
聚焦学校职业教育试点工作,立足各学院教师党支部的不同特点,以支部立项等为载体,将党建与业务高度结合,推动不同学院教师党支部围绕自身类型发挥作用,创建一系列先锋党支部。
人居环境学院教师党支部以课程教改、校地项目等为载体,将绿色生态理念贯穿于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融合党建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元素,创作富有内涵和特色的乡村微景观,打造“生态先锋”党支部。近两年,完成设计和监理服务的省内区域乡镇建设项目累计82个,获得省级二等奖以上和国家级三等奖以上奖项达30余项,被《光明日报》等30多家媒体报道。
智能制造学院党支部实施向“智”院风、智能产业学院、智能双创、智能科研、智能管理、智能标杆等六项工程,打造“智造先锋”党支部,获评省级样板党支部,学院也获“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全国3D设计龙鼎奖一等奖、省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一等奖、泉州市名师工作室、省教学成果特等奖及一等奖等一系列荣誉。
实施“党建+思政教育” 打造育人型党支部
深入推进职业教育课政融通改革。课程改革面向实践、强化能力,将思政元素内化于实践教学项目,以校企工作室、企业(社会)项目等为载体,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匠精神、文化自信等思政元素融入专业教学实践中,构建以“爱国主义为统领、工匠精神为核心、技能报国为重点、职业素养为基础”的职业教育特色课程思政体系,提升学生技能素养,厚植爱国报国情怀,培养德技双馨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
配备专业教师班主任。学校每个班级配备班主任,要求具有相关学科专业背景和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老师担任班主任,并以此作为教师职称评聘的基本条件。班主任每月至少参加1次班委会或团支部会议、与学生谈心谈话3次、听1次班级的课,每学期至少参加2次班级活动、开展1次大学生涯规划、对学业困难学生进行1次单独辅导、每学期与班级每位学生个别谈话不少于1次,深入了解学生思想动态,教育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打造育人项目品牌。各书院聘请专业党员教师担任学生导师,不定期开展党性教育、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学业辅导等。学校鼓励专业教师积极担任入党积极分子的第二培养联系人和学生助理导师,在思想引领、学业规划、职场素养等方面帮助学生成长成才。